(四)拉赫玛尼诺夫:(Sergey Rachmaninov,1873-1943)
1.生平简述:
是二十世纪初俄国斯音乐文化的重要人物。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代表人。他继承并发展了俄罗斯古典主义的优良传统。
2.代表作品
① 创作了《第二钢琴协奏曲》等著名作品,吸收了李斯特的技巧和肖邦的诗意风格,同时又有格林卡和柴可夫斯基情系祖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大自然景物的刻画。
② 创作方法上抗拒西欧现代音乐的影响,不追求表面的虚假的“革新”,保持俄罗斯音乐风格,但后期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使作品呈现出比较颓废的倾向。
(五)斯克里亚宾(A.Scriabin,1875-1915)
1.生平简述:
是俄罗斯音乐界重要代表人,其钢琴作品(《24首前奏曲》、《10首钢琴奏鸣曲》)占重要地位。
2.代表作品:
① 早期作品类似肖邦风格,中后期作品追求既有瓦格纳狂热又有德彪西的静默、迤逦的音乐特征。
② 后期作品受到唯心哲学家的支配,创用了具有神秘感的增四度、减四度和纯四度的“神秘和弦”。
三、东欧
(一)捷克
1.斯美塔那
(1)生平: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著名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后又学钢琴,八岁开始作曲。1848年,亲身参加反抗异族压迫、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流亡国外期间,仍时刻想着祖国。回国后以领导捷克民族音乐事业为己任,坚持从事音乐社会活动,组织筹建民族剧院,创办“艺术家协会”,举办普及音乐会,亲任指挥,发表音乐评论等等,而且从未停止过创作,尤其是在捷克民族歌剧方面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2)代表作品:
喜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e小调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斯美塔那是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内容的说明。
(3)艺术成就:
① 明确了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成为捷克民族音乐乐派的奠基人。
② 创作了喜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和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为捷克民族歌剧和交响诗的发展打下基础。
2、安东尼·德沃夏克
1.生平:
安东尼·德沃夏克(1841-1904),捷克作曲家,生于一个小旅馆主和肉商的家庭,十六岁时进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后入布拉格临时剧院乐队拉中提琴,并正式开始创作。
后结识勃拉姆斯。他还与彪罗、柴可夫斯基等人保持着诚挚的友谊。曾被邀九次访问英国,旅行德国、俄国,并亲自指挥作品的演出,倍受欢迎。
1891年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配器和曲式教授。同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荣誉音乐博士学位。1892年被邀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此间,他写了最著名的《新世界(第九)交响曲》。回国后,继续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任教和进行演出活动。1901年升任院长。他的室内乐、序曲、交响诗、歌剧和歌曲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作品。
代表作:《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歌剧《水仙女》(咏叹调“月亮颂”) 、钢琴小品《幽默曲》。
2.歌剧《水仙女》简介:
水仙女是一个在欧洲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从前,在大森林里的一个湖中,住着一位仙女,她爱上了一位英俊的王子,为了变成人到人间去和王子相会,她只好去求助女妖。女妖对她说可以满足她的要求,但她必须变成哑巴,同时,一旦她失去王子的爱,就必须永远生活在湖的最深处而且王子也将遭到不幸。水仙女来到人间,也的确与王子相爱了,但就在他们举行婚礼的那一天,王子却爱上了作为来宾的邻国的一位公主。水仙女痛苦万分只好遵守诺言,回到湖水深处。不久,王子后悔了,他来到湖边呼唤水仙女,并请求得到她的原谅,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最后他死在了湖边。
四、北欧
1、格里格
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作曲家,从小学习钢琴、爱好作曲,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学生。
代表作品《培尔·金特组曲》(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 所写的配乐)
2、西贝柳斯
西贝柳斯(1865-1957),芬兰最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初学小提琴和音乐理论,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后赴柏林、维也纳进修。著有多部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因而获得了世界的公认。自1950年起在赫尔辛基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国际音乐节——西贝柳斯音乐周。
代表作品交响诗《芬兰颂》、《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关注山东教师考试微信公众号sdjsks,及时获取山东教师招聘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