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2022-10-09 18:13:2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一、考情分析

古代的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赋役征发与财政,而且关系到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户籍制度的实行可以让国家对基层的人口数量、户数等有所掌握。因此历朝历代都比较重视户籍管理,采取了多种措施逐渐完善户籍管理体制。中国古代的户籍体制也具有鲜明的也点,如地域性、世袭性、等级性等,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因此在此整理了相关知识,以供大家备考。

二、知识呈现

三、知识巩固

1.明朝初年,在南京玄武湖湖心小岛修建库房,用于存放户籍册“黄册”,并派官员专门管理。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 )。

A.夏朝 B.战国时期

C.西汉 D.明朝

2.秦时的户籍分为一般民户户籍和特殊户籍,其中特殊户籍中,有官吏的“宦籍”,官吏子弟的“弟子籍”,有爵者的“爵籍”,属于王族的“宗室籍”,属于贵人的“市籍”以及其他贱口的户籍等。由此可见秦朝户籍制度的特点是( )。

A.职业性 B.严密性 C.世袭性 D.等级性

3.《明史》载:“范敏,阌乡人。洪武八年举秀才,擢户部郎中。十三年授试尚书……帝以徭役不均,命编造黄册。敏议百一十户为里,丁多者十人为里长,鸠一里之事以供岁役,十年一周,余百户为十甲。后遂仍其制不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明初黄册编造主要是为了赋役征发

②明初黄册的编造以里甲制为基础

③明初黄册继承了汉朝“黄籍”制度

④至清朝乾隆年间仍延续黄册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沛公(刘邦)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材料反映了( )。

A.西汉建立后的社会经济状况 B.秦朝丞相主要掌管图籍和文书

C.萧何曾主管汉朝全国户籍工作 D.户籍管理有利于掌握人口变动

5.户籍制度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由来已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唐入宋,从前的贱民,不管是部曲,还是奴婢,都可获得良民的身份,纳入国家的编户齐民。宋朝的户籍制度也不再将国民区分为“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户……籍对于老百姓的人身束缚,也正在减弱中。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宋朝户籍管理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

——摘编自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材料二 英国户籍管理大事记(节选)

——摘编自尹虹《近代早期英国流民问题及户口管理政策》

材料三 1997年国务院转批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放开农村人口的落户限制,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权利。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摘编自任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户籍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近代户籍管理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因此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官吏、官吏子弟、王族等因为身份地位有等级差异,户籍对应也存在等级性,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因为职业不同而有不同的户籍,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户籍管理的严密性,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户籍世代沿袭,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帝以徭役不均,命编造黄册”,可知,明初黄册编造主要是为了赋役征发,所以①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敏议百一十户为里,丁多者十人为里长,鸠一里之事以供岁役,十年一周,余百户为十甲。后遂仍其制不废”,可知,明初黄册的编造以里甲制为基础,所以②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②均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明初黄册继承了“黄籍”制度,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材料无法说明至清朝乾隆年间仍延续黄册制度,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A项。

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及所学知识可得,秦朝的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府库中收集了许多户籍资料,可见秦朝对户籍管理的重视,这也反映出户籍管理利于掌握人口变动,更好的服务于统治,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汉初社会发展情况,更多的反映出户籍制度管理的重要性,排除A项;材料重点不是说秦朝的丞相的职能,而是说户籍制度管理的重要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萧何的主要职责,不是材料的重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5.【参考答案】

(1)特点:贱民等阶层纳入国家编户(社会地位提高);城乡分治;按财产多少划分户等,具有等级性;控制不严格;具有开放性,就地附籍。

(2)特点:通过立法逐步确立;管理部门由教会转向政府;与济贫、就业相关。

(3)影响: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进步;促进了人口合理流动,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