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学科知识资料,下面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常见知识点的分析_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汉武帝作为中国古代史上鼎鼎有名的帝王,在位期间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了鼎盛时期。
考试中对于其具体施行措施的考察频率较高,并且经常会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同历朝历代巩固统治的措施或是世界史上其他国家治理措施进行对比考察,因此我们将知识点与习题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二、知识呈现
三、知识巩固
1.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
A.派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十三州部”
C.颁布“推恩令” D.反击匈奴
2.“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
C.以德化民 D.焚书坑儒
3.某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古代铜镜,上有铭文:“郡举孝廉州博士,少不努力老大悔”“桼言之始孝为右”“居必忠必信”等。从这些铭文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铜镜制造于西汉 D.宣扬儒家伦理思想
4.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就是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推行“推恩令”体现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的主张。所以本题选C项。
2.【答案】A。解析:题文材料大意是一切不在孔孟儒家范畴内的学说,都要使它断绝,不要再让其发展。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和孔子无关,CD两项不属于汉武帝的措施。所以本题选A项。
3.【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无法推出铜镜的准确制造时间,故选C项;据材料“郡举孝廉州博士”得出的历史信息是郡县制,排除A项;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排除B项;据材料“桼言之始孝为右”“居必忠必信”得出宣扬儒家伦理思想,排除D项。所以本题选C项。
4.【答案】C。解析:据材料“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可知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C项;材料“称为‘皮币’”,而且有定价的,说明不是货币,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不是思想上的统一,排除B项;材料“‘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说明地方仍旧享有租税权,所以没有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应该只是加强控制而已,排除D项。所以本题选C项。
5.【参考答案】
(1)同: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
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
(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