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年山东省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答案【4.26】

2022-04-28 16:51:20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2)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处理能力中Word的应用。双击某行文字左端的空白处,被选中的区域是该段。单击某行文字左端的空白处是,被选中的是该行。连击三次,是选择整个文档。故答案选C。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能力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三组数字:“2+5+7”,2×7=14,(2+5)×7=49,5×7=35,最后得出“144935”,因此,经推理,选A。

3.【参考答案】

“共享单车”之思考

共享单车是利民、利国、利环境的时代产物,方便了个人,减缓了拥堵,优化了环境。然而单车本身的遭遇却不太好,它们被无序摆放或者任意倒在地面,草地或者垃圾边。

共享单车火了,国民素质却塌了。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在现代世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当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跟不上科技经济发展的脚步,这个社会是不是应该暂停脚步认真思考一下了?

社会的文明,需要每个人的严于律己。宋元之交世道混乱之时,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行人们口渴难耐,正好路旁有棵梨树,众人纷纷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日本球迷的观赛素质素来为人称道,每场比赛后无论球赛结果如何,都会主动认真收拾完自己的垃圾。正人先正己,且不论他人行为如何,如果人人都能从自身出发,守好自己心中的一把尺,将共享单车视为自己的车一样爱护,将放车的车棚视作自己的家一样整理,那我们的城市可以更美丽。

社会的文明,需要法制规章的令出如山。一位名家说过,为享有自由,必先限制自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仅靠个人的自我道德约束来提高社会文明是不可能的。 过马路时,交通法规定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法律;工作交往中,劳动法规定有劳动就必须有报酬,这是法律。借鉴经济学家科斯的理论,应当将“不受环境污染”的义务从一开始就界定给全部公民。如果对于单车的使用归责到位,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有严格的执行步骤,分工明确,奖罚分明,那将是对严于律己的人最好的鼓励。

然而,能够让文明跟上经济发展的最长远最重要的手段则是教育。个人素质的养成非一朝一夕,法制规章的强制约束只能短暂地停留在表面。爱迪生说,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只有教育,才能潜移默化又深刻悠远的影响一个人,一个个人又组成了一代人,一代一代人组成了一个社会。单车是一次乱象,更是一次机会,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们走出校园,走向街头,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摆好、修好乱置的单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影响他人,还单车一个健康的环境,给社会一个美好的未来。

单车是公共的,人心是自己的,法律是冷血而坚定的,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面对共享单车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不能急于一时,但也刻不容缓。希望人人都能严于律己,相关部门严格管理、执行法规,而我们教育工作者,则要做好学生的领路人,以身作则,从小抓起素质教育。相信我们的社会文明会像我们的科技发展一样,勇往直前,傲立于世界。

科目二(3-10)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因此本题选B。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社会的教育。我国古代古代奴隶时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我国封建时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中世纪欧洲教会学校学习主要内容是七艺和骑士学校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骑士七技。因此本选A。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学记》是中国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因此本题选A。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经称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的著作是《普通教育学》。B选项《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也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C选项是《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也称为教育学的雏形。D选项《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启发诱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此本题选A。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学记》是中国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而《论演说家的教育》也叫《论演说家的培养》还叫《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因此本题选A。

9.【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A选项,劝阻指劝导和禁止;劝人不要做某事并阻止其进行某种活动。B选项,干扰选项。 C选项,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给予一个厌恶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惩罚: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D选项,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这称为消退。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题干中,周老师针对上课打小报告的行为,老师故意不理会就是一种消退,故本题答案为D。

10.【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A选项科尔伯格使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来研究人的道德发展,B选项皮亚杰使用对偶故事法来研究人的道德发展,C选项布鲁纳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D选项桑代克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推荐:2022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4.26】

关注山东中公教师sdjsks,及时获取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