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3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022-11-14 16:56:17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3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知识点是经常容易考到的。而对于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人物: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认为儿童的道德经历了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后来,科尔伯格在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了“道德两难故事法”(即让儿童对道德价值上相互冲突的两难情境故事作出判断),最经典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研究了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三水平六阶段。由于考试中考生们经常容易对此知识点混淆,下面本文将对此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总结梳理:

1.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

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对是非好坏的判断依据的是自己是否受惩罚或获得奖励,或者会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1)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遵守某一规则或服从权威只是为了避免惩罚,他们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所以这一阶段的儿童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例如,问此阶段的儿童汉斯该不该偷药?他们可能会回答不该偷,因为偷了后会被抓,受到惩罚。

(2)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比较看重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认为能满足自己需要和利益的行为都是道德的,反之则是不道德的。例如问此阶段的儿童汉斯该不该偷药?他们可能会回答该偷,因为他需要用药去救自己的妻子。

2.习俗水平(9-16岁)

处在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对道德的判断已经由关注自己转到是否符合大家的意见和要求以及是否遵守了社会的规范和秩序上了。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3)寻求认可或“好孩子”定向阶段

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于道德价值的判断更加看重大家的意见,喜欢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认为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追求“好孩子”的要求。例如问此阶段的儿童汉斯该不该偷药?他们可能会回答该偷,因为他偷了大家就会认为他是好丈夫。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对于道德价值的判断以服从权威为导向,看重的是法律、规范和秩序,认为其不可更改和变化,认为任何行为都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例如问此阶段的儿童汉斯该不该偷药?他们可能会回答不该偷,因为偷窃是违法的事情,是不对的。

3.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

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道德价值的判断已经超出了外在的规则和权威,人们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5)社会契约阶段

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法律、规范和要求是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的,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例如问此阶段的儿童汉斯该不该偷药?他们可能会回答该偷,因为汉斯偷药不是为了做坏事,是为了救妻子,法外有人情,应该酌情考虑。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认为行为只要动机是正确的就是好的,这个阶段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例如问此阶段的儿童汉斯该不该偷药?他们可能会回答该偷,因为他们认为生命是无价的,尊重生命、保存生命的原则高于一切。

【小试牛刀】

(单选)李磊作为一名运动员,他认为遵守运动员的守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每一位运动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李磊的处于( )。

A.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B.相对功利的到的定向阶段

C.寻求认可或“好孩子”定向阶段

D.社会契约阶段

【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题干中,李磊认为遵守运动员的守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每一位运动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说明李磊的道德判断处于社会契约取向阶,故选D。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