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精细加工策略”知多少”,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和教师资格考试中,对于学习策略的考查也越来越多,考查的方向也是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不仅需要识记、理解,而且还要求我们每一位考生对其中易混知识点进行区分。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了解学习策略的认知策略中内容最多的精细加工策略都有哪些需要我们掌握的知识点。
(一)记忆术
(1)位置记忆法
定义:使用位置记忆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都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
举例:想象在校园里从宿舍到商店的路,路上有书店、邮局、招待所、水房和食堂。现在所要记的项目为奶粉、黄油、面包、啤酒、香蕉,在所记项目和特定位置之间可以进行如下的联想:在书店里到处都弥漫着奶粉,书本上都沾满了奶粉;在邮局里人们全用黄油贴邮票;所有的沙发等家具全是面包制成的;水房里水龙头流出热气腾腾的啤酒;食堂改在舞厅,香蕉式的人们正翩翩起舞。这种联想越奇特越好。回忆时,只要按路线上的各特定位置提取所记项目就可以了。
【练一练】
为了记住一个杂货单,你可以在心中将其中的某个条目沿着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顺序排列。以后要回忆这个清单的时候,只要在内心走过这条路线,找到与每个地点相联系的条目即可。这种策略叫作( )。
A.位置记忆法 B.视觉联想法 C.关键词法 D.缩减与编歌诀
【答案】C。
(2)缩简和编歌诀
定义:将一些零碎的识记材料编成语言和谐、节奏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以引起识记者的兴趣以加强记忆。
举例:①元素化合价比较难记,可编成这样的歌诀来记:“一价氢锂钠钾银,二价氧钡铝镁锌,硼铝三价硅碳四,一二汞铜一三金,铁二三磷三五,二四六价硫元素”。②记24个节气,我们把它编成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练一练】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间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如今繁荣昌盛的国度。我国有56个民族,为准确记住这56个民族,把56个民族的简称编成了口诀,这种记忆方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C。
(3)谐音联想法
定义:利用相似的声音线索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除了发音相似外,运用这种方法时,还要注意运用形象表现要记忆内容的意义或人为地赋予其某种意义。
举例:①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鸣呜地哭”。②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3.1415926535)。
【练一练】
《辛丑条约》中的内容有: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抗斗争;③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驻兵;④修建使馆,划分租界。在记忆上述内容时,王光同学采用了“前(钱)进(禁)宾(兵)馆”来进行记忆,他所使用的记忆策略为( )。
A.位置记忆法 B.缩减法 C.谐音联想法 D.语义联想
【答案】C。
(4)关键词法
定义: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举例:①英文单词“Tiger”可以联想成“泰山上一只虎”。②英文单词“gas”(煤气),可以用汉语“该死”作关键词。两者读音相似,可以产生“人因煤气中毒而死”的联想,这样“gas”一次就很容易记住了。
(5)视觉想象
定义: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如前述位置记忆法实际上就一种视觉联想法,利用了心理表象。联想时,想象越奇特而又合理,记忆就越牢。比如,可以使用夸张、动态、奇异的手段进行联想。
举例:例如,可以将“飞机—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等。
【练一练】
小玲要记住“欢快”“狗”“追逐”和“球”等多个不相干的没有内在意义联系的词语时,将其想象成“狗欢快的追逐跳起来的球”帮助记忆。小玲这运用了学习策略中的(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B。
(6)形象联想法
定义:它是通过人为的联想,把无意义的材料和头脑中鲜明、生动、奇特的形象结合起来,利用形象的东西易记的特点提高记忆效果。
举例:英语单词look是看的意思,可以把中间的oo想象成两只眼睛,看到两只眼睛就会联想起看的意思。
【练一练】
“m”像两个小门洞,这种利用具体事物记汉语拼音的记忆方法属于( )。
A.视觉联想法 B.位置记忆法 C.形象联想法 D.语义联想法
【答案】C。
(7)语义联想
定义:通过联想,将新材料与头脑中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赋予新材料以更多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过去的旧知识当作“衣钩”来“挂住”要记住的新材料。因此,要设法找出新旧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举例:在记一个公式或原理时,要想一想,新公式或原理是如何从以前的公式或原理中推导出来的。
【练一练】
一位化学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把化学学科用于填写《青花瓷》歌曲中,该教师使用的是(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调节策略 D.精加工策略
【答案】D。
(7)字头记忆法
定义:这种方法是把字头排列起来,编成生动有趣的句子或者形成个词,从而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举例:在记忆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时,可记为“内新青西”类似于“内心清晰”。
【练一练】
学生通过“BRICS”来记忆金砖五国的国家名称,因为每一个字母都是五个国家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学生的这种记忆方法是使用了(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
【答案】D。
(二)充分利用背景知识
日本人科奇玛等人做了一项研究证明了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让大学生学习棒球和音乐方面的信息,结果显示,那些熟悉棒球但不熟悉音乐的学生,棒球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相反,那些熟悉音乐而不熟悉棒球的学生,音乐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这实验结果启示我们,背景知识比一般学习能力更能使我们预测学生能学会多少。如果一个学习者对某一课题非常了解,那他就有更完善的图式来融合新的知识。
(三)类比
定义:类比就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所形成的一种类推。通过类比,可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理解与接受。
举例:一位老师讲解负数时说:“我们至今为止学习的最小数是零,零表示什么都没有,若表示钱,就是一分钱也没有。而负数比零更小,不仅一分钱没有,而且还借了别人的钱。如借了三元钱,就以负3表示。”话语不多,就把什么是负数讲清楚了。显然,他运用了类比法。
(四)提问策略
定义: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文、讲演以及其他信息的策略。学生要不时地停下来评估自己对课文或老师讲解的理解。提问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有选择地集中注意进行信息选择和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
举例:无论是阅读还是听讲,学生如果经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信息意味着什么?它与课文中其他信息以及以前所学的信息有什么联系?能用什么例子予以说明?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活动中自己问自己问题,或同学间、师生间进行知识的提问皆可属于精细加工策略中的提问策略。
(五)记笔记
虽然每位同学坐在同一间教室,听着同一位老师讲课,但书本上的笔记很有可能各不相同。这正是因为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将新知识与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加工。记笔记是一个自我监控的过程,同时教师的讲课也是影响学生记笔记的一个重要方面。
【练一练】
某老师在课堂上保持适中的课堂语速,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做笔记,并注意在黑板上写上本课的重点与难点,该老师使用的教学策略是( )。
A.复述 B.精加工 C.组织 D.转化
【答案】B。
(六)生成性学习
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这种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积极的加工,不是简单的记录和记忆信息,也不是从书中寻章摘句或稍加改动,而是要改变对这些信息的知觉。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建构教学活动的过程。
举例:①产生课文中没有的句子;②与课文中某几句重要信息相关的句子;③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
【练一练】
找老师在上语文课时,让学生先将课文阅读一遍,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对其中心思想进行简短陈述。这属于精加工策略中的( )。
A.人为联想策略 B.记笔记策略 C.内在联系策略 D.生成策略
【答案】D。
(七)联系实际生活
我们学习的好多信息,往往只能适用于限定的、常常是人为的环境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惰性知识,实际上,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书呆子”、“死啃书本”,不能将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生活中,例如我们在数学课上学了容量问题,但在生活中不知如何用几个杯子量出一定的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