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上位学习VS下位学习”,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作为教师招聘考试中的知识学习的一个常考知识点,很多同学都容易混淆这两者,那今天就来一起攻破它。
一、概念: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以分为:
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简单通俗的讲,先有概念概括程度高,新概念概括程度低。例如:学习了夜莺之后,更好的理解了鸟这一物种。
下位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1、派生类属,即新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容面较广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例如:今天认识的钢笔、毛笔、和铅笔都是笔的一种。
2、相关类属,即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例如:小明今天学习的鲸鱼是海里的哺乳动物之一,他明白了原来哺乳动物也能在海里生活。
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简单通俗的讲,先有概念概括程度低,新概念概括程度高。例如:今天学习了生物的概念后,意识到微生物,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的一类。
二、区别点:
上位学习:新知识比旧知识大
下位学习:新知识比旧知识小
三、做题小技巧
第一步:辨别题目中的新知识和旧知识。
第二步:辨别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否有类属和总括的关系)。
第三步:根据概念得出答案。
第四步:口诀可用——新知识是小的为下位学习。
例如:学习完“3+5=5+3”,再学习“a+b=b+a”是什么学习
第一步:辨别出“3+5=5+3”是以前学的旧知识,“a+b=b+a”是现在学的新知识
第二步:“a+b=b+a”能包含“3+5=5+3”,比较大
所以根据新知识比旧知识大得出:学习完“3+5=5+3”,再学习“a+b=b+a”是上位学习。
四、小练笔:
1.学习了正方形后,再学习长方形,这属于( )学习。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组合学习 D.接受学习
1.【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新知识是长方形,旧知识是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且新知比旧知大,构成了上位关系,可以排除C和D选项,故本题选 A。
2.学生已经有“四边形”的概念,现在要学习“平行四边形”,这是( )学习。
A.上位学习 B.派生类属学习 C.并列组合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2.【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新知识是平行四边形,旧知识是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且新知比旧知小,构成了下位关系,可以排除A和C选项。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都是下位学习,但是相关类属的概念中需要修饰或扩展原有的概念,但是题目中的平行四边形只是四边形的一个举例,属于派生类属学习,故本题选 B。
3.学完了杠杆知识之后,学习了定滑轮,这属于( )学习。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组合学习 D.接受学习
3.【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新知识是定滑轮,旧知识是杠杆,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定滑轮是等臂杠杆的一种,且新知比旧知小,构成了下位关系,故本题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