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之孔子的教育思想

2022-11-08 16:13:2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之孔子的教育思想”,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之一,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常以思想、古语形式进行识记类单选题考察,需要我们对其有系统的识记,并且可以熟练区分孔子与其他教育思想的异同。同学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应重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特此本文对该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二、知识回顾

孔子:“至圣、万世师表、百家争鸣先驱”vs陶行知:被宋庆龄称为“万世师表”

1.教育功能

(1)对社会:庶、富、教—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问题的教育家

(2)对人:性相近、习相远

2.人性论:

(1)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2)性三品: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3.教育对象:“有教无类”——“自行束脩而上,吾未尝无悔焉”(体现了全面教育的思想,扩大了受教育范围)

4.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举贤才(德才兼备的君子)

5.教育内容:重人事、文事,轻视生产劳动和科技教育vs墨家:重视生产劳动和科技教育

(1)文——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2)行忠信——道德教育

6.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最高道德准则:“仁”为核心

7.德育方法: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8.教师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师要以身作则

9.教育过程:学思(习)行

10.教育方法原则

孔子:启发-世界最早vs苏格拉底:产婆术-西方最早

孔子:叩则鸣,不叩不鸣vs墨家:不叩必鸣

三 、题目练习

1.【单项选择题】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是( )。

A.教育应以“仁”为基础,重视人的价值

B.教育不问学生出身的高低贵贱

C.教师应以身作则

D.教育应当得到普及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的对象上,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教育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有类别之分,也就是说学生无论出身高低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B项正确。

A、C、D三项:也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但不属于“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内涵。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项选择题】“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是( )教育思想。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因材施教

C.疏导性教学

D.启发式教学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A项:“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其意为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强调课内与课外活动应该相结合。

B项: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我国孔子最早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C项:“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是疏导性教育思想。

D项: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如《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故正确答案为C。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