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大咖论启发

2022-03-04 23:57:52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大咖论启发”,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启发性原则在教育学考试过程中也时常出现,有哪些教育家们明确研究过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各位教育大咖的世界里一起探索吧。

一、教育大咖来袭

(一)孔子

孔子的启发性原则语出《论语·述而第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子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物。”综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愤是学生正在急于思考,也迫于解决当下没有搞明白的一种状态。这时候,老师给与恰当的方式适时引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处于想要表达却又表达不清时的矛盾心理。此时老师引导学生梳理思路,使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二)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启发性原则思想来源于其著名的产婆术,又称为“精神接生术”或“助产术”。根据柏拉图《泰阿泰德篇》记载称,具体指的是通过问答的方式不断发问,并且在发问过程中又不断指出对方的矛盾,使之逐步达到普遍性的认识,犹如他的母亲一样,虽然是个年迈的老人,尽管自己不能生育,但能将他人母体中的胎儿接生出来一样,由此得名。统称为:讥讽-助产-归纳-下定义的过程。

(三)乐正克-《学记》

话说《学记》中其实也并未直接言明“启发”,原话是这样说的:“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其意思是说,优秀的教师善于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传授道理不会强制牵着学生走,严格要求不会让学生压抑,开导时不会直接讲出答案,此乃引导启发的意思。

二、习题来练

(一)俗语—著作对应

练习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早出自( )。

A.《诗经》 B.《学记》 C.《四书》 D.《论语》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的识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其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体现了启发性原则。D项正确。

练习二:“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学记》,A项正确。

(二)人物类考查

练习一: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孔子 D.亚里士多德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启发式教学的提倡者。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学原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C项正确。

练习二:重视启发教学,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人物思想。产婆术又称“问答法”、“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产婆术”。D项正确。

(三)选非题

练习一:下列教学思想或方法所体现的教学原则不属于启发性原则的是( )。

A.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D.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答案】A。解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是荀子所提出的观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观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学记》中的观点,而BCD均能体现启发性原则,因此A选项不正确。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