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原则》”,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一、单选题
1.关于教学原则,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
A.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要求
B.教师的生动形象化语言的描述和比喻属于直观教学的方式
C.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属于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D.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属于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的要求。
选项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要求有:第一,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确保所讲的知识、概念是正确的,不能是错误的;第二,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故A选项表述正确。
选项B,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第一,恰当选择直观手段。根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恰当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教具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和参观活动等;二是模象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影片等;三是语言直观,是指教师的生动形象化语言的描述和比喻。所以选项B教师的生动形象化语言的描述和比喻属于语言直观。故B选项表述正确。
选项C,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第一,根据教材中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第二,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选项C中“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属于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表述正确。
选项D,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D选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属于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而不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故表述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
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的这句话反映了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有( )。
A.直观性原则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与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直观性原则与启发性原则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语的理解以及与教学原则的匹配。
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意思是“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所以告诉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感知,也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故本题答案为A。
3.教师要言传身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这是贯彻( )的基本要素。
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的要求如下:
第一,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确保所讲的知识、概念是正确的,不能是错误的。
第二,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故本题答案为A。
4.下列关于教学直观性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学直观包括语言直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B.教学中较多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C.直观教学主要由学生年龄特征决定
D.直观教学不应该与讲解配合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定义和要求。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语言的形象描述,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从而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理论知识。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恰当选择直观手段。根据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恰当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教具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直观教具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结合,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第三,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选项D中“直观教学不应该与讲解配合”说法错误,“直观教学应该与讲解相结合”才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本题表述不正确的选D。
5.“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是贯彻( )原则的体现。
A.因材施教 B.巩固性 C.启发性 D.最优化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学原则的理解。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的意思是:“无论你看多少遍,都不如自己动手来得印象深刻。”这是一句歇后语。许多知识点需要不断复习、反复巩固,才能深入理解到位。故本题答案为B。
6.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让教学更符合( )原则。
A.循序渐进 B.理论联系实际 C.启发性 D.巩固性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和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二是掌握理论,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用一致,知行统一。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重视联系实际的讲授。
第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第三,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
第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所以题干中“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属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故本题答案为B。
7.《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体现( )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因材施教 C.理论联系实际 D.启发性
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语的理解和与教学原则的匹配。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题干这句话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故本题答案为D。
8.第斯多惠说:“坏老师奉送真理,好老师教导真理。”体现教学( )原则。
A.巩固 B.启发 C.循序 D.系统
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
第斯多惠说:“坏老师奉送真理,好老师教导真理。”告诉我们好的老师应该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更多起引导的作用。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二、多选题
1.关于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的要求,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A.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介绍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和学说
B.对所有学科的思想要求一律按政治课的要求来实施
C.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工作方法,包含思想、品德等教育内容
D.中小学教学涉及的内容均直接或间接地蕴涵着思想性
1.【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的内涵和要求。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
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的要求如下:
第一,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确保所讲的知识、概念是正确的,不能是错误的。对中小学生来说,不宜将尚有争议的、不可靠的观点和学说当作知识传授给他们。对于中学高年级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和学说。所以选项A说法正确。
第二,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中小学教学涉及的内容均直接或间接地蕴含着思想性,教师教学必须给予认真而足够的重视,根据教学章节特点,把思想性和科学性融合为一体,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教育,要注意各学科的特点。如果对所有的学科都不加区别,一律按政治课的要求来教,也是错误的。所以选项B说法错误。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教师在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对学生影响很大,如教学态度、教学作风、待人方式、工作方法等,都明显包含思想、品德等教育内容。所以选项C和D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CD。
下列行为体现李老师在教学中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C.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D.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启发性原则的内涵和要求。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BCD。
三、论述题
在促进迁移的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在促进迁移的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有下列做法:
首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二是掌握理论,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用一致,知行统一。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重视联系实际的讲授。
第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第三,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
第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