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那些你弄不清的群体效应”,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群体效应 |
||||
类别 | 含义 | 解读 | 举例 | |
社会刻板印象 (定型效应) |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 表示利用群体特征推个人,主要表现在男女性别、地域和职业等方面。 | 性别刻板印象 | 认为男性比较自信、进取心较强,女性善于持家、心灵手巧。这种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看法称为性别刻板印象。
|
年龄刻板印象 | 认为老人反应迟缓、保守,年轻人精力充沛、头脑灵活,这种对老年人和青年人的不同看法,称为年龄刻板印象。 | |||
地域刻板印象 | 认为北方人比较豪爽、耿直,南方人比较精明、感情细腻,这种区分称为地域刻板印象。 | |||
国家刻板印象 | 认为英国人绅士,法国人浪漫。 | |||
民族刻板印象 | 认为蒙古族人都住蒙古包,傣族人都会唱歌跳舞 | |||
晕轮效应 |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 表示由个体局部特征推广到该个体的其他特征。 | 一好百好,一坏百坏;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追星时,觉得该明星长得帅,就认为他哪里都好。 | |
首因效应 | 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 主要强调第一印象会影响之后的看法。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 男女相亲会把自己打扮的很体面就是为了获得较好的第一印象;新官上任三把火;下马威。 | |
近因效应 | 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 最新获得信息对整体认识影响最大。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重要作用,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近因效应。一个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刚做了一件好事,使大家对他的印象有所改变,这种现象就是近因效应。
|
|
投射效应 | 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 投射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常言道,己所不欲,强加于人。 | 以己度人;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个善良的人认为别人也是善良的;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的每一句、做的每一件事 儿都在算计自己;宋代辛弃疾在《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中说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小典故: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有一天,佛印禅师教苏东坡坐禅,苏东坡很高兴地穿起大袍,坐在佛印禅师的对面;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苏东坡头脑一转,问佛印禅师道:“你看我坐着,像个什么?” “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 苏东坡听了这句话,心里很是得意, 可他看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但我看大师你,你知道是什么吗?” 佛印禅师静静地问:“是什么?” 苏东坡连讥带讽地答道:“像一堆牛粪。” 苏东坡答后看着佛印禅师一下,却见佛印眼观鼻,鼻观心岿然不动地端坐着。这时,苏东坡感到飘飘然起来! 苏轼回家后得意洋洋地在苏小妹面前提起这件事。 苏小妹听后却冷冷对哥哥苏轼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明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屎,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苏东坡经小妹指出,才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
易混点辨析:
(1)社会刻板和晕轮效应
社会刻板:对群体的以偏概全,常常是由群体推及个体;
晕轮效应:对个体的以偏概全,常常由个体的某一特征推及其他特征,主体不变。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往往发生在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
近因效应:一般发生在熟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
考题集锦:
1.【单】班主任认为男生数理化比女生好,女生政史地比男生好,这是印象形成相应中的( )。
A.社会刻板印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投射效应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社会刻板印象:这是对社会上各类人的固定看法,或是对人概括泛化的看法。刻板印象能潜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比如人们普遍认为山东人身材魁梧、正直豪爽,能吃苦耐劳,浙江人聪明伶俐,能随机应变。A项正确。
2.【单】对于每一位老师而言,在新班级中的第一堂课的印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老师的整体评价。这体现的是( )。
A.刻板印象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题干中,第一堂课的印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老师的整体评价,这体现的是首因效应。D项正确。
3.【多】刘老师初次见到小强,就觉得他特别像小时候的自己,听话懂事。以后在工作中,刘老师常常将自己的想法代替小强的想法。刘老师的表现体现了哪些心理效应?(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投射效应
3.【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印象形成的效应。首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题干中,刘老师初次见到小强,就觉得他特别像小时候的自己,听话懂事。这属于首因效应。投射效应是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以己度人”“将心比心”,认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别人也一定会有类似的言行和需要。题干中,刘老师常常将自己的想法代替小强的想法。这属于投影效应。B、D两项正确。
4.【判】由于晕轮效应,对于同一个错误,老师对好生和差生的评价是不同的。( )
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晕轮效应的理解。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由于晕轮效应,老师会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其他品质也不好,带有严重的偏见,而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则偏爱一些,因此,对于同一个错误,老师对好生和差生的评价是不同的。
5.【单】学生因为老师的学识渊博、风趣幽默、慈爱公正而喜欢上他的课,这主要体现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 )。
A.晕轮效应 B.近因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印象形成效应。晕轮效应是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学生因为老师的学识渊博而喜欢上他的课属于晕轮效应。A项正确。
6.以偏概全在心理学上属于(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光环效应
6.【答案】D。解析:选项A,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常出现在陌生人之间,如面试、相亲等。
选项B,近因效应指的是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常出现在熟人之间,如好了很多年的闺蜜、哥们可能因为近期发生的事情而影响多年的交情。
选项C,刻板效应指的是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有地域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职业刻板印象等。比如南方人温婉,北方人好爽;男性阳刚,女性阴柔;商人精明,农民朴实等。
选项D,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指的是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俗语中常见的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均属于晕轮效应。
题干中,以偏概全指的是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只看到事物的一面就主观推测实物的其他方面,属于晕轮效应,故选择选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