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动机冲突的类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考前小建议】
在特岗教师考试中,动机冲突常考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案例分析题,主要以单选题为主,而且常以例子反选、俗语反选、定义反选的形式考查大家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识记,因此需要大家重点理解和识记,尤其是要学会抓住一些做题的关键词。
动机冲突的类型
一、双趋冲突
【含义】双趋冲突又称为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典型特征】既想要A又想要B,但只能选其一。
【例子】1.高考考得好,既想上清华又想上北大;2.毕业后既想当老师,又想当公务员。
【常考俗语】1.忠孝两难全;2.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关键词总结】既想······又想······
二、双避冲突
【含义】双避冲突又称为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时所产生的冲突。
【典型特征】既不想要A也不想要B,但必须选其一。
【例子】1.生病了,既不想打针也不想吃药;2.放学回家既不想写作业,又怕被老师批评。
【常考俗语】1.前有狼后有虎;2.前有断崖后有追兵;3.进退维谷。
【关键词总结】既不想……又不想……;既怕……又怕……
三、趋避冲突
【含义】趋避冲突又称为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典型特征】面对目标A,既有想要的,又有不想要的。
【例子】1.很多女生既想吃美食,又不想长胖;2.既想竞选班干,又怕干不好被同学嘲笑。
【关键词总结】既想……又不想……;既想……又怕……
四、多重趋避冲突
【含义】多重趋避冲突又称为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由于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典型特征】面对目标A,既有想要的,又有不想要的;面对目标B,既有想要的,又有不想要。
【例子】1.去北京,既想坐飞机又怕贵,想坐火车,又怕太慢;2.毕业了,想考老师又担心工资太低,想在外面企业上班,又怕不稳定。
【关键词总结】既想……又不想……,既想……又不想……;既想……又怕……,既想……又怕……
【火眼金睛】
双趋、双避冲突都是两个目标选一个;
趋避冲突是一个目标,面对一个目标既想要又不想要;
多重趋避冲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面对这些目标里,每一个目标都是既想又不想。
【试题再现】
1.小明放学回到家既想看电视,又想写作业,此时他面临的动机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冲突的类型。常见的动机冲突包括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选项A,双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符合题意。
选项B,双避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时所产生的冲突。
选项C,趋避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选项D,多重趋避冲突是指由于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题干中,小明回家后面临两个都想要的目标,但是只能选其一,符合双趋冲突的特点,故本题选择A选项。
2.张华被外国的大学录取了,既想去外国上大学,又不想离开父母,此时他面临的动机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冲突的类型。常见的动机冲突包括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选项A,双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选项B,双避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
选项C,趋避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符合题意。
选项D,多重趋避冲突是指由于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题干中,张华面对外国的大学,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符合趋避冲突的特点,故本题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