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考情分析: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属于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考点,且考试方式灵活,多为匹配型或者例子型的单选题或者判断题等。需要准确记忆每个发展阶段的名称与面临的主要任务,防止混淆。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考试频率相对较高。接下来帮助大家梳理。
一、知识解析
1.婴儿期(0-18个月左右):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这一阶段,婴儿的目标是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
例如:母亲带孩子,孩子不会哭,而陌生人带孩子,孩子会哭个不停。因为孩子没有和陌生人建立起信任感。
2.儿童早期(18个月到3岁):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这一阶段,儿童渴望自主并试图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己吃饭、穿衣。这时父母要允许儿童自由地探索,给予适当的关怀和保护。如果父母对儿童一味的严厉要求和限制,会使得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例如:父母如果一味的阻拦,不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吃饭等,孩子就会觉得妈妈不让我自己吃饭是因为我没有自己吃饭的能力,于是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3.学前期——幼儿园(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这一阶段,儿童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帮助别人做事。在这一阶段需要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如果内疚感没有克服学生会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例如:这个阶段的孩子会主动帮助别人做事情(妈妈做饭的时候,毛毛喜欢给妈妈递盘子),但是如果好心办坏事之后他会说“对不起”,这句“对不起”就饱含对别人的内疚。
自主PK主动
自主:做自己的事情,失败之后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主动:帮助别人做事,失败之后会对别人产生内疚。
4.学龄期——小学(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开始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本阶段的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种平衡,从而形成一种压力。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
例如:小学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因此要求学生努力学习,但是学生入学之后会接受各种各样的考试,一旦考试失败之后就会被老师贴上差生的标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自卑。
5.青年期——中学(12~18岁):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
这一阶段,个体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即有关自我形象的、能力、信念、性格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个体在这个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的整合起来,行为符合其角色,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反之,则会造成角色混乱。(学生如果对自己产生正确的认识,就会建立角色同一性,而如果对自己认识不清楚,就会产生混乱。简而言之,就是学生能否正确的认识自己)
例如:某学生想当外交官,但是又觉得自己非常内向。
6.成年早期(18~30岁):亲密对孤独
这一阶段,个体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7.成年中期(30~60岁):繁殖对停滞
这一阶段,个体的繁殖感不仅仅指生育方面,也表现的在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反之觉得自己当前生活舒适,止步不前时,则会产生停滞感。
8.成年晚期(60岁以上):完善对绝望
这一阶段,当个体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完善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
二、知识整理
阶段 | 年龄 | 冲突 | 人格发展任务 | 发展障碍者心理特征 |
婴儿期 | 0-18个月左右 |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 本的不信任感 | 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 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不安 |
儿童早期 | 18个月到3岁 | 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 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 | 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 |
学前期 | 3~6、7岁 | 主动对内疚 | 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 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
学龄期 | 6、7~12岁 | 勤奋对自卑感 | 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
青年期 | 12~18岁 |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
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感,时而感到彷徨迷失 |
成年早期 | 18~30岁 | 亲密对孤独 | 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 与社会疏离时感到寂寞孤独 |
成年中期 | 30~60岁 | 繁殖感对停滞感 | 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 |
不关心别人与社会,缺少生活意义 |
成年晚期 | 60岁以后 | 完善对绝望 | 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 悔恨旧事,徒呼负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