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经典的迁移理论面面观”,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有关经典的迁移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察的一个内容,很多同学都对于学习迁移的相关观点感觉不太理解,其实只要在复习过程中理解概念含义,那么这些内容自然迎刃而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下有关学习迁移的相关理论:
(1)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是最早关于迁移的假说。它的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可以追溯得非常久远,但直到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才使其成为一门科学,所以一般认为沃尔夫是官能心理学的创始人,他首先使用了官能心理学这一名词。他将人的官能分为两部分:一是认知官能,如感觉、想象、记忆、注意、悟性和理性。二是欲求官能,如情感和意志。官能像人的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训练来加强的。在活动中一种官能改善了,其他的官能都会随之得到加强,并自动地迁移到其他的活动中去。
(2)共同要素说
1901年桑代克通过实验否定了形式训练说的可靠性,并建立了自己的迁移学说——共同要素说。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以刺激-联结理论为基础,他认为形式训练说所强调的对某一官能的训练能够使所有的方面都得到改善,这个假设是有条件的,即两次学习产生迁移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在桑代克看来就是新旧学习必须要有共同的要素,更明确地说,是指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1901年,桑代克做了一个“形状知觉”的实验在实验中他让被试对15~100平方厘米的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面积进行估计,在被试经训练得到较大的提高之后,再让被试估计150-30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结果被试在大的长方形的面积估计方面没有明显的进步。在另外一个实验中,桑代克让被试练习估计正方形的面积。在其相应的能力得到改善(估计的准确性提高)之后,再让他们估计其他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的面积。结果表明,被试估计三角形等其他几何图形的面积的成绩并没有得到改善,因此表明,被试在估计正方形面积时所得到的训练却无法迁移到有相同官能的后来的学习情境中去。桑代克的迁移研究既否定了形式训练说的迁移观点,同时又提出了被称为"共同元素说”的迁移理论。
(3)经验类化说
学习迁移的经验类化说是美国心理学家贾德(C.H.Judd)基于他做的一个“水下击靶”的实验结果提出的。他认为,桑代克所强调的共同元素并不是迁移发生的充分条件,它只是迁移的必要条件。虽然说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要素是迁移发生的前提,但是,产生迁移的关键却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内化。因此,这种迁移学说也叫经验泛化说或概括原理说。
1908年贾德做了著名的射击水下耙子实验。他以5、6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分两组对比。在射击开始之前,他给一组学生充分讲解光的折射原理,而另一组则没有讲解。然后开始用镖枪射击,靶子位于水下4英寸处。结果是学过与未学过光折射原理的学生,其成绩大体相同。也就是说,理论学习对实验操作似乎没有起作用。随后改变实验条件,将靶子移到水下12英寸处。这时两组射击成绩差异明显表露出来。没有学过光的折射原理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混乱,他们无法利用射击水下4英寸靶时的经验,错误持续发生。而另一组学生迅速适应了水下12英寸的射击条件,成绩不断提高。
(4)关系转换说
关系转换说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学习迁移的观点。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强调行为和经验的整体性。所以他们认为迁移发生的关键并不在于掌握原理和经验的概括化,而在于对两种学习情境中共同关系的“顿悟”,特别是对手段与目的之间关系的觉察,顿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才是获得迁移技能的根本。
1929年,格式塔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小鸡(或幼儿)觅食"的实验,用小鸡和一个三岁幼儿作被试,让他(它)们在两张纸下面找食物。一张纸是浅灰色,另一张是深灰色。食物放在深灰色纸下面。现让被试学会在深灰色纸下取食物,然后改变实验条件,用一张更深的灰色的纸代替原来的深灰纸,而用原来的深灰纸代替原来的浅灰纸,并将食物放在更深的灰色纸下面。这时,小鸡对新出现的、更深的灰色纸作出反应(反应率70%),而较少顾及原来已被强化的深灰色(反应率30%)。幼儿被试者则不假思索地从更灰色纸下取食物,对新刺激的反应为100%。
以上就是有关迁移理论的4种学说,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考生在考试中解决相应的问题。
练一练:
苛勒通过“小鸡啄米实验”提出了迁移的( )理论。
A.经验类化说
B.共同要素说
C.关系转化说
D.形式训练说
【答案】C。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K.Kohler)的实验证实了迁移的关系转化说,这个实验就是1919年做的“小鸡(或幼儿)觅食”的实验。通过实验发现,不论是小鸡还是幼儿,他们学会的是对刺激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反应,而不是对刺激的外在特征作出反应。而且转换现象受原先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诱因大小和练习量的影响。原先学习的内容掌握好、诱因大、练习量大,转化现象较易产生。故正确答案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