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我们为什么会遗忘”,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记忆最大的变化就是遗忘,在保持这一环节中,遗忘的考察频率相对较高,在这一部分关于遗忘的原因有很多,考察形式以客观题为主,因此我们要掌握代表人物与观点相匹配,以及不同学说的相似点区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记忆痕迹衰退说
代表人物:巴浦洛夫
主要观点:认为人之所以会产生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没有得到强化而逐渐衰退,直至最后消退。
沙场点兵:巴甫洛夫的狗进食摇铃实验我们都有所了解,在狗建立条件反射,听到铃声就流口水之后,如果在铃声之后没有给肉来进行强化,长时间下去,狗就不会再流口水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得到强化而遗忘,在学习中,在我们学完知识点之后,如果不进行复习,同样也会发生遗忘。
(二)干扰抑制说
代表人物:詹金斯、达伦巴西
主要观点:认为遗忘的原因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收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所导致的。我们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解释。
前摄抑制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和再认产生干扰。例如早上学习的知识对中午学习知识的影响。
倒摄抑制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和再认产生干扰。例如晚上学习的知识对中学学习知识产生的干扰作用。
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系列位置效应,其产生的原因,也与这两种抑制的作用有关;材料的中间部分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而识记与回忆均较困难,而首尾材料仅受到某种抑制的影响,因而识记与回忆的效果较好。
沙场点兵:在一天的学习中,早晚学习的效果最好,因为“早无前,晚无倒”,早晚受到“单一抑制”的影响,而中午学习效果是最差的,因为会受到早晚的影响,我们叫做“双重抑制”。
(三)同化说
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主要观点:认为遗忘是知识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记忆的负担,因而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沙场点兵:遗忘不一定就是消极的,同化说的观点认为遗忘是积极的,可以减轻我们的记忆负担。
(四)动机说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
沙场点兵:动机说也叫压抑说,强调情绪、需要、欲望和动机对我们记忆的影响,例如考试中学生由于紧张而想不起来学习的内容,而当走出考场,这种压抑的情绪接触,记忆就恢复了。
(五)提取失败说
代表人物:图尔文
主要观点: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
沙场点兵:该观点强调我们对于知识点遗忘只是单纯的想不起来,而当我们找到一定的线索之后,就能够想起来曾经记住的信息。
【易混辨析】
动机说:受到情绪压抑而遗忘,例:小明在考试中由于紧张而忘记知识点。
提取失败说:单纯的强调想不起来,例:小明在考试中想不起来某知识点。
下面我们用两道题来检验一下学习成果吧:
1.人为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或内心冲突而遗忘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现象,被弗洛伊德成为( )。
A.认知性遗忘 B.干扰性遗忘 C.动机性遗忘 D.消退性遗忘
1.【答案】C。解析:动机性遗忘是由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日常生活中,由情绪紧张引起的遗忘,就是动机说的体现。题干中“不愉快的情绪或内心冲突而遗忘”是由于情绪紧张和动机压抑而产生的遗忘。故本题选C。
2.遗忘是个体的一种正常现象,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很多。下列遗忘观点与“及时复习策略”相一致的是(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压抑说
2.【答案】A。解析:记忆痕迹衰退说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该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经常复习该项学习活动,记忆痕迹就会继续保持,因此该理论与“及时复习策略”相一致,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