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似动知觉大区分”,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招考试中,心理学部分的似动知觉经常会使大家摸不清头脑,这部分内容通常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今天小编给大家总结的是运动知觉的几种相关的概念,我们一起区分吧。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太慢,或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运动知觉分为真正运动的知觉和似动知觉。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1.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简言之,刺激物相继运动,给人连续运动的知觉。)
例如:给被试呈现两条直线,一条水平,一条垂直,或者两条相互平行,当时距为60ms左右时,人们就会看到从一条直线向另一条直线的运动。还有大家在人行横道看到的“正在行走的小人”(左右两条腿的灯先后亮起,给人行走的知觉体验);广告牌上“转圈的彩灯”等。
2.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做诱发运动。(关键信息,相邻的物体一动一静)
例如:夜空中月亮在云朵中穿行,月亮相对静止,云朵是运动的。而人们看到的是月亮在动,云朵静止。
3.自主运动
自主运动的原理是当人们在知觉物体时移动身体和头部,导致静止的物体连续刺激视网膜的不同位置。同时又缺乏参照物,进而产生静止物体运动的现象。
例如: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天空中游走的亮点(星星);在暗室内,如果你点燃一枝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现象。
4.运动后效
在注视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关键信息,先注视动再注视静;相反方向。)
例如:注视瀑布的某一处,然后看周围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一切向上飞升;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后,再注视附近的树木向相反方向运动等。
这个知识点虽然不是很常考,但是弄清楚相关的概念很重要,你比别人多懂一点,过关的可能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