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品德的内化过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笔试中,品德的内化过程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考察,经常会将不同阶段的特点融入相应的例子中来进行考察。考试时需要通过关键词的呈现以及整个题干描述,来进行灵活判断。除此之外,品德的内化过程还会考察排序类的题目。大家只要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每个阶段的关键词,都能够掌握该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品德的内化过程。
品德并不是天生的,都是在后天的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凯尔曼提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它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这种内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和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其中,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如:人云亦云,随大流。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服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一定的有组织的团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如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等;另一种是对权威人物的服从,如一切行动听指挥、下级服从上级等。依从是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
备考关键点: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如:许多年轻人在发型、服装、言谈举止甚至待人处事的态度上都尽量与他们喜欢崇拜的偶像保持一致。这时,个体的行为不再是盲目被动的,而是主动趋向别人。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
备考关键点:认同阶段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3.内化
内化又叫信奉,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的现象。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来表达自己的气概,体现了王勃稳定的高尚态度和品德,行为具有敢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本阶段,稳定的态度与品德就形成了。内化阶段是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的品德最稳定、最持久的阶段。
备考关键点: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最后,我们用一个例子帮大家把三个阶段串到一起便于理解:
依从:从众-别人学雷锋我也学雷锋;服从-别人让我学雷锋;
认同:我愿意学雷锋;
内化:我就是雷锋。
你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吧。
【小试牛刀】
1.【单选题】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要经历( )三个阶段。
A.依从、认同、内化 B.内化、从众、依从
C.服从、依从、认同 D.内化、认同、从众
【答案】A。解析: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它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这种内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内化。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单选题】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此时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主要处在( )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与
【答案】C。解析: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所以选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