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你对注意知多少?”,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单项选择题属于教招考试中的常规题型,易于量化,考查内容涵盖较广。因此在考试当中考生常会因为知识点相近,发生混淆,导致最终考试分数不够理想。今天在这里我们主要对注意的有关理论进行梳理,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性注意理论
理论 | 表现 |
过滤器理论(早期选择模型) | 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双耳分听的实验。实验中,布罗德本特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从另一个耳中听到的信息。前者称为追随耳(重要),后者称为非追随耳(不重要)。结果发现,被试从非追随耳中得到的信息很少。 你可以理解为——过滤器相当于一个“开关”,它按“全或无”的原则工作,打开一个通道,允许一些信息进入脑中,同时其他通道则被关闭,信息不能通过,并且完全丧失。 |
衰减理论(中期选择模型) | 特瑞斯曼在双耳分听实验中发现了不同的现象。实验中,给被试的两耳分别呈现有意义的材料,结果发现非追随耳的信息也会得到加工。这表明,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照衰减的方式进行工作,在通过过滤器时,不重要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并不会完全消失。 那些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刺激总是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鸡尾酒会效应) |
后期选择理论 | 多伊奇等人提出了选择性注意的另外一种观点,这种理论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加工,只是在输出的时候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列,对重要的刺激才会做出反应,对不重要的信息则不反应。 后期选择理论有时也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
二、注意三种理论的比较
早期选择
中期选择
后期选择
【习题演练】
1.【单选】当我们和朋友在一个鸡尾酒会或某个喧闹场所谈话时,尽管周边的噪音很大,我们依然可以听到朋友说的内容。同时,如果在远处突然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时,我们也会马上注意到。这种现象被称为( )。
A.过滤器理论 B.资源限制理论
C.衰减理论 D.后期选择理论
1.【答案】C。解析:基于日常生活观察和实验研究的结果,特瑞斯曼提出了衰减理论。特瑞斯曼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C选项。
2.【判断题】注意的过滤器理论是依据双耳分听实验所提出的。( )
2.【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