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说课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海浪的嬉戏》说课稿”,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海浪的嬉戏》,此次说课我将本着高中教育音乐基本理念要求,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我简单说一说我对于教材的理解。
《海浪的嬉戏》是花城版高中鉴赏的一首乐曲。交响素描《海浪的嬉戏》是德彪西创作的一部音乐画卷,生动地描绘了海面上变化无常的浪花在欢快地嬉戏的景象,描绘了海的气氛和海的性格及海浪自由嬉戏的场面。它既像是一首交响曲,又好像是一首庞大的交响诗。德彪西所描写的海有万千变化,有时安静沉着,有时又令人感到困惑。作者集中描绘的却是它的自我欢娱——浪的游戏。在无数轻快典雅的乐句中,在色彩斑斓的和声对置下,汹涌的波涛和腾越的浪花,以及后浪推前浪的不停顿冲击,成为乐曲的中心。轻快的舞蹈性旋律与节奏及其恢谐性的笔法,构筑成这一印象主义的音乐画卷。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音阶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够自己独立演唱简单的音乐;这一阶段学生对于音乐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强,所以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多引导多关注;高中阶段处于变声期阶段,在进行演唱之前一定要提示学生保护嗓音,并注意健康、卫生用嗓。在这一阶段学生比较喜欢流行歌曲,可以适度的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流行音乐进行组织授课,让学生能够乐于学习并忠于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海浪的嬉戏》,感受海浪的汹涌磅礴与惊涛骇浪,初步了解西方近代印象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探究、合作等方法,能够完整鉴赏乐曲并能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3.能够欣赏乐曲,领会和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海浪的嬉戏》,感受海浪的汹涌磅礴与惊涛骇浪。
难点: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聆听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情境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巩固拓展——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情境导入环节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日本著名画家葛饰北斋绘的《神奈川海上波浪图》,提问学生这幅画作描绘的意象是什么?接着,在学生自由回答基础上我来总结,这幅画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海的画面,尤其是海浪的汹涌磅礴与惊涛骇浪,非常具有艺术的审美性。这幅作品深深地影响了著名的作曲家德彪西,创作出了他的伟大的作品交响素描《海》。顺势引入课程,一起走进交响素描《海》的片段《海浪的嬉戏》。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也点燃了课堂的激情,有利于后续课堂的展开。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首先教师播放乐曲,提问学生:这部作品在音响、音色方面与以往欣赏过的作品有不同吗?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与其它作品不同之处呢?可以得出声音的强弱有许多变化,一会特别强,但又瞬间消失,一会特别弱,或者极弱长时间的持续音。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探究学习环节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将从多种角度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度的分析,我来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提问:这个片断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这个片断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在学生自由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这首乐曲几乎都是由这样短小的动机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这些旋律片断生动而迷人地表现出海浪的泡沫和水珠,以及阳光在起伏的海面上映出的闪光。我会与学生共同描绘出作品展示的画面是:海风吹起——大海主题出现——小船在平静的大海中缓缓行驶——另一段主题描绘了大海的不平静——渐渐地风刮起来了,水面激荡起来了,暴风雨来临了,大海在怒吼——渐渐安静,小船使向远方。不断地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记下自己瞬间的感觉。
接着对于这部作品的作曲家进行简介: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他著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提问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并互相交流。
最后我会为学生简介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了解印象派音乐与特色。
第四环节是巩固拓展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鼓励学生根据指定专题收集文字、音响、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以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提高鉴赏能力。我用多媒体带领学生欣赏德彪西的另一部作品《牧神午后》并总结其作品的特点,引导并提问学生:现实生活中你所熟悉的音乐哪些你觉得有点像印象派的风格?总结诸如大自然音乐,班德瑞等轻音乐,根据讨论再次总结分析归纳印象派音乐与其它音乐流派的不同之处。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学生又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在作业部分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请学生搜集德彪西的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并与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对比,课后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主要罗列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