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点的集合》说课稿

2021-08-16 16:19:0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说课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点的集合》说课稿”,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说教材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分析教材是十分重要的。本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其主要内容是了解自然界中出现的点元素、知道点的表现方法和排列方式,创作一幅点元素绘画作品。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创作能力。

二、说学情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所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其观察能力、美术认知水平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已经能够运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创作。但对于本节课中点元素的表现方法理解起来还有所困难,因此,我会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因此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就尤为重要,为此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中出现的点元素,认识点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掌握表现不同形状点的方法,结合规则与不规则的排列方式,创作一幅由点元素组成的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自然界中所出现的点,并分析艺术作品中不同形状点的运用及表现方法,感受点的排列规律所带来的艺术效果,能够使用不同绘画工具创作一幅由点元素组成的绘画作品,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生活美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以美术课程标准为导向,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以及现阶段的心理特征,我确立本课的重点是不同形状点的运用以及排列规律,而难点则为绘制出一幅画面新颖、创意十足的绘画作品。

五、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所以本节课我采用了讲授法、示范法、实践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准备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凡事做好准备的人,都可以很顺利地达成工作目标。”为了辅助我的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图片资源等工具。

七、说教学过程

教师要做到“胸中有丘壑,腹里藏乾坤。”上课前就要组织协调好整个的教学过程。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

(一)趣味情境导入

充满艺术情趣的课堂导入,可以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无限的创新思维。因此,在课程之初,我将用多媒体展示作品《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并提出问题:这幅作品展现了什么内容?画家是用什么元素组成了整幅作品呢?学生会意外地发现画中出现了很多点元素,顺利引入课题《点的集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作品图像识读

为了扭转“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我将设置“探访自然”的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大自然中哪些地方出现了点元素?在生活中,你又在哪里见到过这些点呢?在学生各抒己见后,我将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在自然界与生活中,点无处不在,如豹皮上的斑点、夜空中的星星等。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中来的积极性,为后续的讲解做好了铺垫。

为了让学生对点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我将创设“多样点点大探究”的情境,请学生们尝试运用不同绘画工具画点,并思考问题:不同画笔下呈现出的点,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进而我与同学们一起总结出点的形式多样、色彩各异,运用不同工具能够表现出不同形状的点。接着请学生们欣赏苗族的蜡染与维克托·瓦萨利的作品《构成》,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点的形状,学生可以总结出苗族的蜡染以方形的点为主,《构成》中都是大小不一的圆点。紧接着请学生思考问题:两幅作品中的点是如何排列的?进而得出作品中运用了规则和不规则相结合的排列方式,使画面丰富活泼。

通过这样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乐于探究的精神。

(三)技法表现探究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运用点元素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步骤和技法仍是障碍,因此,我将以“有星的几何图形”为例,为学生讲解创作方法:

1.用线条和几何图形划分画面,并用线条勾勒打形;

2.运用不同形状的点以及规则有序的排列方式点画图形;

3.根据几何的形状添加颜色,装饰画面;

4.完善画面,添画细节。

这样的示范,巧妙的为学生架起了知识与实践的桥梁,为接下来学生的创意实践做好铺垫。

(四)美术创意实践

有句名言:“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我将引导学生运用点元素完成一幅有创意的点彩作品。在此阶段,我会从点的形状、色彩、排列规律等方面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多元展示评价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热情,他们正期盼着展示作品,与大家分享创作的快乐。所以我设置了“趣味点点作品展”的情境,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从点的形状、排列等多方面进行相互交流、品评,最后我会对学生本堂课积极的表现予以充分的肯定。这样主体多元化、角度多维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化所学内容。

(六)小结升华作业

小结作业是回顾课程内容,完善知识体系的有效手段。在课堂结束之际,我将带领学生以问答的形式总结本课核心知识,并引导学生再次用心体会点元素的存在意义,提升对于美的感知能力。最后布置作业:搜集点彩派画家的其他作品,下节课同学间互相交流。这样的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八、说板书设计

王松泉老师说:“教学板书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应该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从而给学生以审美感受。”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直观系统又美观有趣的板书,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