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12.2)

2021-12-02 14:27:0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帮助考试积极备战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别整理了2021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本期内容:2021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12.2)。查看更多12月份教师招聘模拟题,点击并收藏>>>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汇总(12月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是对学校教育的三要素中受教育者的考查。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因此答案选B。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所以选D。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杜威把教学过程分为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等。所以选A。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其中永恒性指的是人和教育共始终。国家消亡,并不意味着人也消亡。故选项A是错的。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教育面向所有人,人人都接受教育是20世纪以后教育全民化的特点。故此题选B。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斯巴达的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其教育目的完全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斯巴达重视军事体操和道德训练,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和勇猛的武士,而文化教育和科学教育被认为是无意义的事情。其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

7.【答案】ABD。中公教育解析:大职业教育主义是1926年黄炎培提出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8.【答案】AB。中公教育解析:“盈科而后进”是孟子的话,它的意思是流水在前进的过程中,要填满每一个坑,然后才能继续向前。这句话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不陵节而施: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冥思苦想而有所体会的程度,教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随人分限所及:对儿童的教育要量力施教,因为儿童的精力、身体及智力都是逐步发展的,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不能过分要求儿童。A、B体现的是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C项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D项体现的是量力性原则。故本题选AB。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哲学观念影响教育目的的设定。柏拉图认为理性的培养是教育目的论的核心,故该说法正确。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洛克在《教育漫画》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相关链接:2021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2.2)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