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试积极备战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别整理了2021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本期内容:2021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10.25)。查看更多10月份教师招聘模拟题,点击并收藏>>>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汇总(10月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中的学科课程。
选项A,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选项B,潜在课程也叫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选项C,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选项D,学科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学科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每门学科的教材要根据科学的系统性、连贯性进行编制。
题干中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都是分科设置的,是学科课程。因此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D。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中的校本课程。
选项A,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各地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选项B,校本课程指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选项C,国家课程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
选项D,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
题干中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校本课程。因此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B。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有四种类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
A选项,广域课程亦称“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把物理、化学生态、生理、实用技术综合成“综合自然科学”。
B选项,核心课也称“问题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旨在把独立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并谋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C选项,相关课程,亦称“联络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同时保持原来学科的划分,组成的各相邻学科,如语言与历史,历史与地理,数学与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与生物等既保持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又在各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确定了相关科目的联系点,使各科教材之间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
D选项,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例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
综上所述,以问题为核心的是核心课程,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B。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专门术语的提出者。
选项A,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选项B,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以《普通教育学》为代表作,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等。
选项C,卢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代表著作《爱弥儿》。
选项D,裴斯泰洛齐被誉为“慈爱的儿童之父”:①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②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③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当代西方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因此,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因此,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让它成为教学的中心。根据题干描述,D选项正确。
A选项,17世纪基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理念”而提出的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B选项,综合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为怀特海。
C选项,实用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综上,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选项。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程类型的理解。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经常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校园文化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的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属于隐性课程。C项正确。
A项:科学课程不属于课程类型的分类。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指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核心课程亦称“问题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核心课程旨在把独立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并谋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校园文化不属于核心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经验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强调教学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因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且强调学校与社会联系,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教材,课程组织要心理学化。所以,选择B选项。
A选项,学科课程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按学科逻辑体系设置课程。
C选项,社会课程论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社会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该以建设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社会群体应参与到课程设计中。
D选项,要素课程论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巴格莱,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最佳方法;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学科课程为中心。
综上,选项A、C、D与题意不符,所以选择B选项。
8.【答案】A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1)强制性。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不是普通的教学计划,它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保障,其制定的依据是义务教育法。即是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是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计划,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因此,它具有强制性。
(2)普遍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适用范围要比普通的课程计划宽得多,它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是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多数学生的,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3)基础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作用就在于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下好基础。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要彻底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或升学教育,使之真正成为素质教育,保证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职业素质等得到全面的提高。
故本题选择ACD选项。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课程的特点。国家课程是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它对政治方向的把握、教育方针的贯彻、培养目标的落实,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国家课程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因此,该说法是错误的。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地位。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课程居于教学的核心地位,也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因此本题表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