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7.27)

2021-07-27 15:58:23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帮助考试积极备战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考试网小编特别整理了2021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本期内容:2021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7.27)。查看更多5月份教师招聘模拟题,点击并收藏>>>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汇总(7月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品德的形成过程。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选项A,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选项B,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选项C,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选项D,自觉,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题干中有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奖励,而有的学生则是害怕老师批评,说明还没有一定的自觉性,体现了学生对群体规范的服从。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2.【答案】C。解析: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亲其师,信其道”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意图和举止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正是因为有了亲近的感情,所以会信任他的老师,从而体现道德情感的作用。

A 选项,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好坏,道德评价是道德认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 选项,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D 选项,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ACD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技能三阶段。

菲茨与波斯纳提出了经典的操作技能形成三阶段模型: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1)认知阶段。学生尝试理解操作技能的任务及这一任务提出的要求,了解需要做哪些动作,各动作的顺序怎样,从何处可以得到反馈等。(2)联结阶段。在这一阶段,操作技能主要发生两类变化:一是先前流畅性和节奏感较差的部分技能逐渐变得富有节奏和流畅;二是一些个别的子技能被整合为互相协调一致的、稳定的总技能。

(3)自动化阶段。此时,技能的执行变得日趋自动化,操作极其流畅、准确和稳定。

ABD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选 C。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A 选项错误。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B 选项正确。操作模仿是指个体在定向阶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而在模仿阶段则尝试做出某种动作。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①动作品质:动作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②动作结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③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④动作效能:比标准速度要慢。题干中强调“李红还不能准确地将各个舞蹈动作连贯起来,动作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因此属于操作模仿阶段,故本题选 B。

C 选项错误。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在此阶段,在外界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操作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个体有意识地将部分、个别动作联结成整体,而不是生硬地将各动作要素拼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在有些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要求将部分动作进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动作结构。

D 选项错误。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综上所述,本题选B。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形成阶段。

选项 A,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 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在这一阶段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相互干扰少,多余动作减少。

选项B,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在这一阶段干扰消失,衔接连续、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选项C,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选项D,操作模仿阶段,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综上所述,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表现出多余动作消失这一特点的阶段是操作熟练阶段,故本题选 B。

7.【答案】CD。解析: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8.【答案】ABCD。解析:影响态度与品德的一般条件。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因此,ABCD四项正确。

选项A,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的,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儿童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

选项B,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作为社会的成员,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因此,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得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选项C,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

选项D,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期与评价,进而影响人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故本题选ABCD。

9.【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发散思维的特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其主要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流畅性是指个体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变通性即灵活性,是指个体面对问题情境时,思维朝向不同的方向发散的能力。独创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情境时,能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方法,擅长做一些别人从未想过和做过的事,具有新奇性。故该说法正确。

10.【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智力和创造力的关系。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其基本关系表现为: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故说法错误。

相关链接:2021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7.27)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