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习动机理论是一个非常高频的考点,经常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形式出现,也会考查论述题以及案例分析题。面对如此多的出题形式,那么我们就来系统的学习一下吧!
一、强化理论
强化主义的代表人物为巴甫洛夫和斯金纳。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联结,强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也强调了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
例如,小明妈妈通过奖励小明100元钱的方式,激励小明去弹钢琴。通过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行为主义中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所强调的是外部动机,通过外在的奖励和诱因驱动学生学习。
二、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而人具有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缺失性需要的满足主要依靠外界;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其满足主要依赖于自身。
例如,小明父母忙于工作缺少对小明关心,在学校中比较孤僻受到同学们的孤立和老师的责备,导致小明成绩一落千丈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该例子中,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没有满足,底层需要没有满足影响上层次需要的满足,所以影响了学习需要的满足进而降低学习动机。
三、成就动机理论
代表人物为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他们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一般喜欢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也就是难度在50%的任务;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一般喜欢选择任务难度趋近于0%或者趋近于100%。关于成就动机理论考点在于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的特点和倾向选择的任务。
四、成败归因理论
代表人物维纳。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与学习动机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的六因素与三维度表格
维度 因素 | 因素来源 | 稳定性 | 可控制性 | |||
内部 | 外部 | 稳定 | 不稳定 | 可控制 | 不可控制 | |
能力 | √ | √ | √ | |||
努力程度 | √ | √ | √ | |||
工作难度 | √ | √ | √ | |||
运气 | √ | √ | √ | |||
身心状况 | √ | √ | √ | |||
外界环境 | √ | √ | √ |
关于归因理论的启示:引导学生从努力方面进行归因更能够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若常常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低会造成习得性无助,即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
五、自我效能感
代表人物班杜拉,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可以理解为自信心。班杜拉强调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最重要);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等。关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很好理解,常言道:“艺高人胆大”就强调的是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练一练
1.【单选题】小红今年五年级,老师发现小红每次选择任务时,要么选择简单的,要么选择特别难以完成的。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小红属于( )。
A.力求成功者
B.自我实现者
C.追求荣誉者
D.避免失败者
1.【答案】D。解析:求成功型的人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喜欢选择有50%把握的、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通过完成任务提高自尊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避免失败型的人倾向于选择或者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避免失败;选择过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能找到借口以减少失败感。
2.【多选题】小蒋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他并不认为自己这一学期的学习水平提高了,而是觉得自己运气太好了,考试中的几种题型他都见到过。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小蒋所认为的“运气”属于( )因素。
A.不可控的
B.可控的
C.外部的
D.内部的
2.【答案】AC。解析:根据维纳归因理论,运气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3.【判断题】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之一。( )
3.【答案】√。解析: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最重要);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