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家庭教育的特点

2021-11-05 22:44:08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家庭教育的特点”,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家庭教育的特点,在考察过程中,一般会以概念反选或者是例子反选的形式考察,要求考生要对每个特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在识记和理解特点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掌握,效果较好。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在各个方面交叉渗透。随着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家庭教育也不断地变换着内容和形式,从各个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家庭的血缘关系使任何教育动机和措施都带上浓厚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感性可以加强家长的责任心和影响力,但也容易让情感蒙蔽家长和子女的理智,导致家长的溺爱、子女的任性。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家庭教育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家庭教育内容的不同以及子女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家庭教育中经常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1)解答疑难。家长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解答要具有启发性,二是要考虑子女的可接受性。

(2)指导读书。家长要根据子女的思想状况和学习需求,介绍和购买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有针对性地与他们讨论书中的有关问题。

(3)树立榜样。家长自身的知识、品德修养、兴趣爱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4)开展游戏。在游戏活动中能借助于游戏规则来调整和约束孩子的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4.家庭教育的先导性

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人任老师。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言行举止,从小就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儿童正是从这些家庭教育因素中学会了用头脑思考和用语言交流,懂得区分是非美丑,辨别善恶荣辱,形成最初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儿童所接受的这些教育影响,就成为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儿童在家庭接收的初步教育,对后来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具有先导作用。由于家庭教育已在儿童心理上发生了初步定势,因此家庭教育对后继教育总是产生筛选作用。在接受新的影响时经常是在不断依据家庭先前灌输给他们的价值观修正自己的经验,并不断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和经验与家庭成员的经验相对照,建立循环的反馈联系。家庭教育成为了青少年儿童接受后继教育的过滤器。

5.家庭教育的感染性

感染性是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指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能引起别人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它像无声的语言,对人起着感化的作用,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由于父母子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彼此心心相通,情感的感染性就显得更为强烈。家长的好恶取舍,常常决定着子女的行为举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情感上的感染作用,有时是说服力很强的言语说教都难以代替的。

6.家庭教育的权威性

权威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以意志服从为特征,权威不仅对一个国家或集团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对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取得,更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权威性,是家长有效地教育和影响子女的重要前提,而且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更大的权威性。这是因为父母是子女的天然尊长,血缘上的亲密关系和经济上的依赖性使子女对父母有着特殊的依恋和依赖感。再加上父母因其自身努力工作而被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成熟的思想意识等等,这一切都使得家长在子女心目中树立起高大、权威的形象,使子女养成了对父母尊崇和信任的心理。子女一旦形成这样的心理定势,就会自觉自愿地去接受父母的要求和劝导,向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家庭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7.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鲜明的针对性,是家庭教育的又一大特色。俗话说,“知子莫如父。”这话不无道理。孩子从一生下来,就首先进入家庭生活,同父母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同父母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处的时间最长,因此只有父母能够全面细致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又由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孩子所表现出的个性非常真实,所以家长能深刻地了解孩子。这样就使家庭教育比较容易地做到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育中不仅问题抓得准,抓得及时,教育方式、方法选择得当:教育内容也适宜,体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充满了家庭的个性色彩。

8.家庭教育的终身性

在人的一生中,享受最长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性。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论时间长短,都只是一种阶段性和间断性的教育。家庭教育则不然,它不仅使人在未成年时获益匪浅,而且在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以后,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所具有的血缘关系,家庭教育依然在发生作用,父母永远是子女的“老师”。家庭教育的这种终身特点,有利于家长对孩子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和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

【练一练】

1.“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感染性 B.针对性 C.权威性 D.先导性

1.【答案】B。解析: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是指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对孩子进行个别教育的过程。“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的意思是子女自幼随父母生活,长期相处,父母能全面细致地了解、熟知子女。这句话体现了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感染性是指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指血缘伦理的权威性,是一种特殊的权威。先导性是指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综上所述,本题选B。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