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与直观性原则的对比

2021-10-26 17:55:3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与直观性原则的对比”,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教学原则,这一部分内容不论在教师资格证考试还是教师招聘考试都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题型以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为主。

二、知识解析

(一)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2)依据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原则规律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4)目的: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5)名言警句:知行合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守仁: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

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纸上谈兵

(二)直观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2)依据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

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

模象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影视片等。

言语直观:言语描述。

(4)目的:直观性教学原则是为了解决名词与术语脱离实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提出的。

(5)名言警句

乌申斯基指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东西,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的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默默、听听、问问等。”

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们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

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三)理论联系实际VS直观性教学原则

共同点:

1.都是建立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原则这一教学规律基础上的

2.都强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不同点: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更强调实际现实;直观性教学原则更侧重对知识的感知。

三、经典考题

1.一位地理老师在讲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时,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假如我们从地球出发去太阳的话,若乘火箭得3年时间,坐超音速飞机需要15年,坐火车需要85年,步行的话至少也得需要3500年。教师的这一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下面哪一教学原则?( )

A.启发性教学原则 B.直观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D.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答案】B。直观性教学原则指的是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本题老师在讲解太阳与地球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的时候,借助学生的直观感知和已有经验,丰富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就体现了这一原则,故本题选B。

2.某教师在教“笔”这个生字的时,她拿起一支毛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竹子做的。(老师再黑板上写个“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了个“毛”字)。然后告诉学生说:“竹头下面一个毛字,含起来就是笔字。”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 )的教学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本题老师在讲解笔这个字的时候,联系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更好的解决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使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懂得知识的实用价值,就体现了这一原则,故本题选A。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