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之墨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基本考情:本部分内容在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多以客观题为主,单选、多选、判断等题型,经常考查人物的思想以及对教育的观点。本部分内容整体难度不大,经常会结合古语考查,对于本部分内容做了以下整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知识解析
1.人物简介
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2.主要著作:《墨子》,是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
3.人性论:人性素丝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认为人性就像素丝一样,放入什么色的染缸,就染成什么样的丝。强调教育和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注意:墨子提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也可以表述为体现了环境决定论)
4.教育作用:通过“上说下教”的方法实现政治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认为要建立一个“兼爱、非攻”的社会。兼爱是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非攻指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5.教育目的:培养兼士、贤士。
对于“兼士”的标准,墨子提出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具有深厚的道德品质,能言善辩的辩论技能和广博熟练的知识技能。
6.教育内容:①政治和道德;②科学技术;③文史;④思维能力。
7.教学方法:
a.主动:不扣必鸣(主动施教)。
b.创造:述而且作(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传授知识而不从事创作,相信先人而又爱好古代典籍)。
c.实践: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
d.量力:量其力所能至。
墨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量力性原则思想的人。“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有智慧的人必先衡量自己的力量所能达到什么程度,然后才去做事。“深其深,浅其浅”——墨子教弟子各视其程度的深浅、能力的强弱而不同。
8.特殊方法
(1)三表法:判断是非真假的三条标准。“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间接经验)”,“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直接经验)”,“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实际效果)”。
(2)察类明故:类推求故。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或辩论时,应当进行合理的分类,找出各类事物的异同、因果及其根据,以探索前后的发展联系。
9.获得知识的三条途径:亲之、闻之、说之。(亲自感受、听别人说、进行推理,说之是核心)。
二、题目练习
墨子曾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下列选项中,与墨子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相同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语之而不知,虽舍之而可也。
D.不陵节而施。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量力性教学原则。量力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防止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题干中,“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意思是聪明的人做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的事,体现了量力性教学原则。“语之而不知,虽舍之而可也”意思是老师讲解后学生还是不能明白,可以暂时搁置起来,体现的是量力性教学原则,故答案选择C。
AB选项体现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D选项,不陵节而施符合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综上所述,A、B、D选定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