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思想的接生婆

2021-03-04 19:49:07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思想的接生婆”,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非常重要考点。这部分相关知识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试题型主要是以单选题、多选题的题型为主进行考查。主要是识记类的题目,最为常见的考点为其“产婆术”。此部分需要能够准确地把苏格拉底和其教育思想进行匹配,并且注意区别苏格拉底和教育学萌芽阶段其他代表人物的思想。在本文中,将结合历年考题,对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进行梳理。

公元前399年的一天黄昏,雅典监狱里一个衣衫褴褛、赤着双脚的老人,看着狱卒手中的毒酒。前来看他的弟子们都失声痛哭。一位弟子劝他在临死前换下那件破旧的,他坚决不肯,说:“我生前就穿着这件破旧的衣服,难道穿着它,死后不能见上帝吗?”他从容地饮下那杯毒酒,微笑着对学生克雷多说:“克雷多,我还欠阿克勤比长袍斯一只雄鸡,请别忘记还给他。”说完就闭上了双眼,离开了人间。这个老人就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于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为了提高雅典人的道德水平和造就治国之才,苏格拉底潜心研究哲学并积极从事教育工作。在他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一、教育目的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他反对民主政治,是专家治国论者。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即教人“怎样做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二、德育论

苏格拉底对智者派的相对主义与主观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了真理的普遍性和道德标准的绝对性的主张。他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通用于每个人。他在认识论史上的贡献在于他恢复了知识的普遍品格。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学会做人。他还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他认为智慧即德行,自制是德行的基础。他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的修养。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人的智慧,使人的道德完善。

三、智育论

苏格拉底在哲学上坚持唯心主义观点,反对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观点。他认为客观世界的一切都是神安排的,而不是由它本身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神还为人“安排了灵魂”,真理就存在于人的灵魂中。因此,他强调认识人的主观世界,否定研究客观世界的必要性。他认为“认识自己”就是认识真理,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四、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反对把结论直接告诉对方,而是向对方提出问题,再根据对方的回答不断提问,使之自相矛盾,从而心悦诚服地达到正确的结论,并通过从具体事物中归纳,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一般”形成概念。这种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产婆,谙于产婆术,他则把接生术用于思想之“接生”,故苏格拉底法又称为产婆术,也称为问答法。

产婆术的步骤:第一步是讥讽,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第二步是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第三步是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第四步是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有一个问答法的例子,一位名叫欧谛德漠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运用“产婆术”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欧: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欧: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欧: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欧:是善行。

苏: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欧:这是善行。

苏: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的优点,一是避免了填鸭式的硬性灌输,通过平等的讨论,启发对方的独立思考;二是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未知到已知的规律。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缺陷,它并不是引导人们去发现新的事实、新的真理,而是要人接受苏格拉底头脑中形成的既有结论。

【对比辨析】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VS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

孔子: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法的人

苏格拉底:西方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法的人

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和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相比,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教师则在一旁稍作点拨。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小牛试刀】

1.【单选】在古希腊的教育实践中,有这样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对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让他们陷入到自我矛盾当中,最后让其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思考得出问题的结论。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产婆术”。该方法是由( )提出的。

A.赞可夫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1.【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题干中问的产婆术的提出者是苏格拉底。A项赞可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C项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D项昆体良提出分班教学的思想,故本题选B。

2.【单选】( )认为,实施问答法最关键的一步是助产术。

A.产婆术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昆体良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苏格拉底产婆术的理解。选项A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叫“问答法”、“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问答法”等。共分为四步:第一步是讥讽,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言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第二步是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第三步是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第四步是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助产术。由于产婆术由苏格拉底提出,与选项BCD无关,故本题选A。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