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孟子的生平及其“性善论”

2021-03-04 19:46:2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孟子的生平及其“性善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孟轲,字子舆,世称孟子,战国中期邹(今山东省邹县)人。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孟轲为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裔,其父早逝,其母仉氏一心教子成人,历史上,我们听到过很多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和“子不学、断机杼”等故事。

孟轲一生崇拜孔丘,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也曾列名稷下学官。孟轲得孔丘学说嫡传。他曾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史记》明确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有况也认为:“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他们都把子思与孟轲视为一派,这就是著名的思孟学派。

但孟子一生未受重用:第一,孟轲常与王公贵族公开分庭抗礼,自视清高。第二,当时秦用商丘楚用吴起齐用管仲后学,各国竞相起用法家兵家,以“攻伐为贤”,而孟子“不嗜杀人者一之”,很显然不适合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孟轲于晚年归邹,专心著述、讲学。他非常热爱教育事业,以“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他有弟子多人,著名者为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他留下《孟子》一书,是其弟子万章等人所记述的他的言行录,也有说系孟轲本人所著。

孟子的教育理论基础是在他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想要认识他的教育理论,就离不开对他人性论的研究。在人性论上,孟子提出“性善论”,那么到底什么是性善论,很多人的理解是不准确的。“性善论”并不是意味着人一出生就是善良的人,而是人出生都有善良的可能性,所以他提出人性的四个善端,“端”就是开始或缘由的意思,就是可能性。每个人都有善的可能性,但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变成现实,所以,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或者“求之得之,舍之失之”,因此教育的作用就是扩充善性。

由此可见,孟子虽然强调先天因素对人的影响,但也重视外界因素对人的影响。首先,物质条件对人性有影响,他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此外,社会环境对人有影响。他说“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因而至于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尤其可见,孟子是认可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的。

针对上面的知识点,我们做道题加以强化:

1.提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学者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1.【答案】C。解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提出者是孟子。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