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孟子的教育思想”,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该考点是教师招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的形式考查,需要做到代表人物,地位以及教育思想之间的一一对应。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其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1.人性论——性善论
孟子持“性善论”,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界。因此,孟子认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可见,孟子的扩充人所固有的善性的思想,体现了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即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
2.教育的目的——明人伦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一般的人伦关系上,孟子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大丈夫”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实现“大丈夫”人格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即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3.教学内容——道德教育
孟子主张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孟轲之所以重视孝悌,又尤重孝,以为“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是因为他希望把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实现,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的基础之上,而孝道就是固结宗法关系的纽带。
4.教学原则
(1)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所以,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盈科而进:“盈科而后进”指出了教学过程和学习需要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对不同情形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4)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1.先秦思想家中,提出“性善论”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1.【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孟子的教育思想。
选项A,孔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即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选项B,孟子主张“性善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选项C,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教育在于“化性起伪”。
选项D,墨子主张“人性素丝说”,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综上,ACD选项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