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课程目标的四种形式取向

2021-01-11 20:53:5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课程目标的四种形式取向”,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中,教育学部分“课程”章节是一个重难点章节,是需要大家深入理解的内容,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课程目标的四种形式取向的相关内容。

一、概述

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因此,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观点,人们把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归结为以下四种类型,即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

1.含义:普遍性目标就是依据一定的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普遍性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目的或教育宗旨,它对各门课程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可普遍运用于教育实践中。

2.例子:我国古代《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宗旨。因为该目标并没有针对特定的教育要素,它并不是具体的,可运用于所有的教育情境中,所以是一种普遍性目标。

3.缺陷:该目标因为体现的是课程与教学的一般原则,虽适用面宽,但较为模糊,在含义上不够清晰、明确,常常出现歧义,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二)行为性目标取向

1.含义:“行为性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以在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为指向,具有目标精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便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课程论专家博比特、泰勒、布鲁姆等的课程目标观都体现了这种价值取向。

2.例子:“学生通过掌握所学的电路设计相关的知识,能组装一个简单的信号收发系统”。这就是一个行为性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是具体的,若学生能够组装系统,那么就掌握了课程要求的目标,该种目标是具体可量化的。

3.缺陷:因为教育情境是复杂多变的,有些要素是难以测评、或者难以转化为行为的目标,如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等,所以行为性目标就容易忽略掉这方面的一些内容,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

1.含义: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是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强调课程不应只关注规定的目标是否实现,还要关注过程和情感的价值。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生成性目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过程性。

2.例子:“老师教学中学生突然流鼻血了,教师表现出的关爱和学生表现出的友谊感染和激励着在场的每个学生”。因为这是教学前无法预设的,这种道德感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情境和问题解决中随着教学自然生成的,所以是一种生成性目标。

3.缺陷:首先,该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有很强的研究能力。其次,如果完全抛开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漫无目标的教育情境中,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

1.含义: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这是美国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一般来说,它只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而结果则是开放的。因此,它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

2.例子:“理解《西厢记》中的张君瑞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对于该人物形象代表的意义,每个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每个人都会根据一些自己的想法来阐述自己的结果预测,这种强调学生之间的差异的就是一个表现性目标。

3.缺陷:表现性目标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但是,表现性目标也过于模糊,难以起到课程与教学指南的作用,同时也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目标的要求。

二、核心特点辨析

种类 特点
普遍性目标 普遍性、模糊性、指令性
行为性目标 目标精确、具体明确、可操作
生成性目标 过程性、生成性、考虑学生兴趣和学习情境变化
表现性目标 强调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和自主性

三、测一测

1.【单选题】张老师要求学生参观动物园回来后谈谈各自看到的有趣的事,这种关注学生创造反应形式的目标是( )。

A.行为性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普遍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目标的四种形式取向。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各自看到的有趣的事,学生的创造反应。这表明该目标所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属于表现性目标的特点,故本题选择选D选项。

2.【单选题】以显性化、精确性、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的课程目标是( )。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目标的四种形式取向。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精确性、具体的、可操作,而这正是行为性目标的特点。普遍性目标的特点是普遍性、原则性;生成性目标的特点是过程性;表现性目标的特点是自主性,因此本题选择选B选项。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