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傻傻分不清楚之杜威与陶行知

2021-01-08 20:32:3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傻傻分不清楚之杜威与陶行知”,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同学们在各类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可能都会遇到一些比较相似、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今天开始,就让我们来一一攻克这些难题。今天我们要解决的就是杜威与陶行知这对师徒之间一些相似观点的区分。

一、人物生平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的著述活动,对美国乃至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一生写了许多关于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主要代表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等。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勇于批判和改革旧教育,为中国探索民族教育的新路。被誉为“万世师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无保留的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主要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等。

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其中“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他也认为,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教育即生活。杜威把教育的本质理解为生活。在他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的开展及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因此,杜威要求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融为一体,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首先,陶行知认为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主张人民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其次,陶行知认为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再次,陶行知认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

三、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和陶行知的“社会即教育”

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演绎就是“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杜威认为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应当具有三个功能:一是简化所要发展的各种倾向的因素;二是把现成的社会风俗理想化;三是创造一个更广泛、更美好的平衡环境。

而陶行知认为这条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认为“学校即社会”如同把把鸟关进了鸟笼,学校就如同鸟笼,学生就如同笼中之鸟。陶行知认为生活的场所就是教育的场所,所以他鼓励劳动群众在社会中学习、向社会学习,而他本人也在社会上先后办过各种方便劳动群众及其子弟的学习场所,通过社会的大学校,使之受到教育。

相信通过以上的区分和讲解,同学们已经能够很好地区分这两个人物的易混淆观点和理论了,那就让我们趁热打铁,做一道习题来练习一下吧!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陶行知“生活理论”的是( )。

A.教育即生长 B.教育即生活 C.生活即教育 D.学校即生活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相关内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选项A和选项B为杜威的思想,选项D为干扰项。故本题选C。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