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2021-07-10 19:23:19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通常以客观题为主,主要考查识记类题目,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化、体系化的人物是谁?建议考生在备考时做好积累工作,从而拓宽知识视野。

一、古代奴隶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

1.古希腊唯物主义思想家德谟克利特是西方第一个提出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人。他提出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做,比教他们怎样做更重要。

考点明晰:西方最早提出教师职业道德的人——德谟克利特。

2.古罗马时期昆体良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应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考点明晰:对于昆体良思想的考查——热爱学生。

3.中国最早提出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商周时期,统治阶级对教师提出了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一要忠诚于奴隶主阶级的教师;二要以“明人伦”为宗旨;三要“崇四术(射、御、书、数),立四教(诗、书、礼、乐)”。

考点明晰:对于时期的考查——商周时期。

4.孔丘第一个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化、体系化。其中主要规范包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热爱学生,有教无类;不耻下问,知过而改;循循善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

考点明晰:我国第一个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化、体系化的人物——孔子。

5.墨子在教学汇总推崇“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观点,认为教师最高的道德品质是“兼相爱,交相利”。他要求教师要有以教人为己任的精神。

考点明晰:墨子认为教师最高的道德品质——“兼相爱,交相利”。

6.荀子把“师”与“天、地、君、亲”同位。他认为,当教师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凌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意思是,当教师的人,第一,要有尊严和威信;第二,要有丰富的经验和信仰,第三,讲学要循序渐进;第四,要知识精深,通晓细微的道理而加以阐发。

考点明晰:主要考查荀子提出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

7.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强调“教者必以正”,并提出了反省、知耻、改过等道德修养的方法。

考点明晰:考查孟子的思想——教者必以正;反省、知耻、改过。

二、古代封建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

1.西方封建社会只有800多年的历史,僧侣是主要的教育者,宗教道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

2.我国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善为师表,既美其道,有慎入其行”。

考点明晰:对于董仲舒思想的考查——善为师表,既美其道,有慎入其行。

3.汉代思想家扬雄在《法言·学行》中明确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要求教师要为学生作出表率,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

考点明晰:对于杨雄思想的考查——师者,人之模范也。

4.唐代的韩愈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到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的主张。

考点明晰:对于韩愈思想的考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唐代的柳宗元提出“交以为师”“以师为友”的主张。

考点明晰:对于柳宗元思想的考查——“交以为师”“以师为友”。

6.朱熹提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躬行实践,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行为规范,并确立“立志”“主敬”“存养”“省察”的主张。

考点明晰:对于朱熹思想的考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7.明清之际的教育家王夫之认为,教学者要“正其志”,“善教人者,示以至善以亟正其志,志正,则意虽不立,可因事以裁成之”。“欲明人者先自明”,否则大义不知其纲,微言不知其隐,“实则昏昏也”,是不能担当教师之职的。

考点明晰:对于王夫之思想的考查——“正其志”, “欲明人者先自明”。

三、近现代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

蔡元培认为教师就是人之楷模。他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不嫖、不赌、不娶妾,束身自爱,自觉培养谦虚、正直、爱国、爱生等品质,教育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他率先开了中国大学教师有组织地进行教师道德修养的先河,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

考点明晰:侧重对于蔡元培人名的考查。

徐特立先生“以教书为职业,以教育为事业”。对于怎样当好教师,徐特立提出了教书育人的要求。他说,中国自古以来,把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书本知识的,会读古代的经书,只拿经书的书本去教学生,名为“经师”;另一种是注意教学生做一个模范的人,这样的教师名为“人师”。人师就是教人怎样做人。他要求教师既是“经师”,又是“人师”,即既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又是有着高尚品格且能为人师者。

考点明晰:对于徐特立思想的考查——“以教书为职业,以教育为事业”,“经师”, “人师”。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师职业道德做了总结和概括,并从四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出了要求:

第一,“信仰国家教育事业为主要生活”,强调教师必须忠于教育事业,以“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为己任,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第二,对于“学生之能力需要应有彻底之了解”。他认为,“培养儿童同园丁一样,首先要先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他认为,要彻底了解学生,必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

第三,“对于将来担任之功课有充分的准备”,而要准备好一切,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他认为“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第四,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陶行知指出:“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无愧为人师表的地步。”他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特别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考点明晰:对于陶行知名言及思想的考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名言的积累。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