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美术作品的创作》答辩题目及解析

2021-03-09 18:42:4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答辩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美术作品的创作》答辩题目及解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请简要谈谈徐悲鸿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创作《愚公移山》这幅作品的?

【参考答案】

生活中,我有幸了解过廖静文在《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一文中对《愚公移山》创作经过的记述。她这样记载:1940年春,徐悲鸿应印度诗哲泰戈尔之邀,赴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当时抗日战争已进行多年,在印度,徐悲鸿利用各种机会,在私人交往中,或在公开的场所讲演,积极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取得印度人民的同情和理解。

1940年2月17日,年事已高的印度圣雄甘地先生访问圣蒂尼克坦。泰戈尔先生亲自将徐悲鸿介绍给甘地,并建议举办徐悲鸿画展,以加深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画展先后在圣蒂尼克坦和加尔各答两地举行,泰戈尔先生亲自为画展撰写了序言。

徐悲鸿心念着灾难深重的祖国人民,利用这两次画展,将筹得的画款全部捐寄祖国,教济难民。随后,徐悲鸿赴大吉岭,在那里继续创作他构思已久的中国画《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一则寓言故事。它教导人们,只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终能战胜一切困难。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但徐悲鸿坚信,中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战,一定能移掉压在我们身上的两座大山——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一定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徐悲鸿正是怀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创作《愚公移山》的。

二、谈谈籍里柯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

【参考答案】

籍里柯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他在艺术上反对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束缚,提倡批判地继承古代绘画的传统。代表作品有《赛马》《轻骑兵军官》《梅杜萨之筏》《奴隶市场》等。其中又以《梅杜萨之筏》最为著名。

这幅作品真实的再现了“梅杜萨号”沉没之后,幸存者依靠木筏在海上漂流看到希望的一瞬间。画面呈金字塔式构图,保证了画面的视觉整体性,又让木筏具有向前的动势。稍远处一人被托举在金字塔的顶端,挥舞的红巾将情绪推到高潮。在金字塔底部则画出了浸泡得变色的尸体,还有尽力抱着儿子遗体的老水手,再现出惨绝人寰的一幕。画面左侧投入的强光让明暗对比更强烈,场景更具戏剧性,泛白的天色则暗示着获救的希望。

他重视绘画中的创新,喜欢描绘宏伟、壮阔的场面。继承了原先格罗画面的戏剧性以及颜色丰富的特点,发挥自己的独创性,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使写实与激烈的情感进行融合。这幅作品在19世纪欧洲绘画艺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誉为“浪漫主义的宣言”。

正因为如此,籍里柯被后人冠以“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名号,是19世纪欧洲画坛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为浪漫主义的产生带来了积极地影响。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