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教师招聘试题精选-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

2021-01-18 11:07:37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教师招聘试题精选-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是教师招聘教育学里的常考章节之一,下面将贵州各地市最近五年的有关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的考试考题汇总,供大家自我评测和练习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1.( )的面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教育漫话》 D.《普通教育学》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与著作。

A选项,《大教学论》,作者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该书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并且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

B选项,《爱弥儿》,作者是卢梭,卢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儿童的时候,应该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遵循自然赋予他们的本性,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听任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C选项,《教育漫话》,作者是洛克,洛克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D选项,《普通教育学》,作者是赫尔巴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该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提出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综上所述,题干中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故本题答案选D。

2.我国教育学专著《学记》中提出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 )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A.游戏与学习 B.课外与课内 C.学习与思考 D.学习与行为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相关知识点。《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在这篇文章中记载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题干中,“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意思是课内教学时有正规的课堂任务,课外休息或者放学时有任务安排,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故本题选B。

3.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 )。

A.墨子 B.孔子 C.董仲舒 D.朱熹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A选项,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战国早期鲁国人。墨子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言行一致的实践性原则;述而且作的创造性原则;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原则、强力而行的主动性原则等。墨子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出身“农与工肆”,因此有体现“有教无类”的思想,但晚于孔子,故排除。

B选项,孔子(前551-前479)最早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即不分出身的贵贱、社会地位的高低,皆可入学受教。因此孔子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故正确选项为B。

C选项,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是西汉著名的儒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董仲舒继承与发展了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他宏观的政治视野使其较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更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其“有教无类”的思想晚于孔子,故排除。

D选项,朱熹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学者。他一生从事教育和著书立说的时间长达五十余年,比孔子的时间还要长。朱熹的学生规模庞大,除其强大号召力与影响力之外,造成朱熹门生鼎盛的另一重要原因,即是其在施教风格上的“有教无类”。但其“有教无类”的思想晚于孔子,故排除。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B。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 )。

A.杜威 B.拉伊 C.利特 D.克伯屈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学领域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克伯屈等。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观点包括:(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故AD为正确选项。

B选项,拉伊是实验教育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实验教育学的观点包括: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的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C选项,利特是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领域的代表人物。文化教育学的观点包括: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

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D。

三、判断题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著作,但不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著作。(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记》的地位。《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故题干“但不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著作”说法错误。

中公教育解析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