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教师资格证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

2020-12-16 14:56:5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教师资格笔试预计是1月报名,3月考试,今天就来说一说教师资格证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

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指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想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就必须了解并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从教育实践来看,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例如,人的身体的发展顺序是从头部到下肢,从中心部位到边缘,从大骨骼大肌肉到小骨骼、小肌肉;大脑皮层的发展顺序是从枕叶开始,然后是颞叶、顶叶,最后是额叶,循着先快后慢的速度递进发展;生殖系统的发展则是先慢后快,10岁以前的儿童发展不太明显,到了青春发育期则迅速发展。人的的心理发展顺序也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喜怒哀乐等原始情绪到心境、激情与应激等基本情绪状态,最后到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等社会情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也都表明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人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转变到质变,从而使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教育学一般把人从出生到青年期的发展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乳儿期,从出生到一岁;

第二,婴儿期,从一岁到三岁;

第三,幼儿期,从三岁到六七岁,也称学前期;

第四,童年期,从六七岁到十二三岁,也称学龄初期;

第五,少年期,从十二三岁到十五六岁,也称学龄中期;

第六,青年初期,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也称学龄晚期;第七,青年期,从十八九岁到三十岁。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就是指人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呈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征象。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是相互关联的,上一个阶段的发展必定影响着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因此人的发展的每一阶段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性的意义。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发展特征,有区别、有重点地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取不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既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如果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硬要用成人的心态和教育者理想的目标去要求学生,必定会造成不良的教育效果。教育要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出发,不失时机地促进机体的成熟和发展,不断提出能为他们接受的又高于他们原有水平的教育教学要求,从而促进他们更快地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教师资格证身心发展规律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们哦,祝大家考试顺利,奥利给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