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盐类的水解》说课稿

2020-04-04 17:31:3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说课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盐类的水解》说课稿”,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盐类的水解。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教学思路,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盐类的水解》是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3章第2节的内容。第二课时从“活动探究”出发探究了盐溶液的酸碱性,分析溶液中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醋酸钠、氯化铵溶液为例,说明了盐类水解的原理,总结了盐类水解的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化学反应原理,提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意识。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电离的相关知识,在初中学习碳酸钠的相关性质时就已经知道了盐溶液并不一定都是呈现中性的,为本节课学习盐类的水解原理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开展本节课的授课时,我会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引导学生参与原理的获取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取学习的方法。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醋酸钠、氯化铵的水解说明盐类水解的原理;结合盐类水解的规律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实验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分析盐溶液并不呈现中性的原因,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探究中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探究化学原理的奇妙。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的原理。

【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过渡: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原有认知,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新技能做好引子和铺垫。因此在这里,我会采用如下的导入方式:

我会提问学生酸碱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用pH值应该如何来表示,有的学生会认为盐溶液的pH=7,也有的学生会结合初中所学的碳酸钠的性质想到盐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由此我会提出问题:盐溶液都的酸碱性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有的盐溶液不是呈中性的?从而引入本节新课《盐类的水解》。

3.盐类水解的规律

我会先请学生观察醋酸根、铵根的水解反应方程式,认识到水解是酸碱中和的逆反应。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探究盐类水解的规律,结合醋酸钠、氯化铵的水解,结合多媒体出示的同等浓度的醋酸、次氯酸、氢氰酸的pH,同等浓度的醋酸钠、次氯酸钠、氰化钠的pH,说明盐类水解的规律。总结得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三)巩固提升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分析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呈中性的原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习要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在这里我会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谈一谈知识的收获或者学习的感受均可

最后布置作业:课下查阅资料说明为什么热的纯碱水要比冷的纯碱水的去油污效果更好。

七、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呈现了盐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其规律三个方面的内容,提纲挈领的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把握课上所学知识内容。盐类水解的原理以图示的形式展现,该原理体现的更加的清晰。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考官。

中公教育解析

关注山东教师考试微信公众号sdjsks,及时获取山东教师招聘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