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试讲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电动势》教学设计”,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为电能的装置。
2.了解电路中(电源外部和内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和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了解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含义,知道它的定义式。
4.理解电源内电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动势的概念
【难点】对非静电力做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电源”的概念,再结合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提问在教材图2.1-2中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电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过渡:电源又是如何把其他形式能转

化为电能的呢?
(二)新课讲授
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根据前面的分析,大家讨论一下,电源是如何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呢?学生阅读教材可得出:在电源内部也存在电场,电场方向也是从正极指向负极。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源必须把自由电子不断地从正极搬运到负极,自由电子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这就需要有“非静电力”作用于电子。这个“非静电力”是电源提供的。也就是说,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教师对此点评、总结,引导学生建立起电源的概念: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过渡:不同的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一样吗?这个本领用什么来描述呢?
2.电动势
非静电力对电荷做功的多少与电荷的数量有关,不能用做功多少来反映做功的本领。
非静电力把相同数量的电荷从电源的一个极搬运到另一极,做功越多,电荷获得的电势能就越多,可以用非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的比值来反映静电力做功的本领。
电动势也是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教师引导学生把电动势的定义完整地说出来,并写出电动势的定义式。说明给出物理量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中公教育解析
关注山东教师考试微信公众号sdjsks,及时获取山东教师招聘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