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高度集聚,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低价上涨,居中条件差,交通拥堵,就业困难。郊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好。
2.请你谈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本质
人地协调观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和发展观。人地协调观是现代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理念,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可以概括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三个重点。
(2)育人价值
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旨在使学生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时,理解并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据此课程标准给出了针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