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19下半年高中地理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一批

2020-01-04 08:57:0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视频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深圳的崛起》片段,学生观察深圳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区范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量人口流入深圳寻求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城市?城市是如何产生的?现在的城市又具有哪些特点呢?根据学生回答,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了解城市化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一幅城市地域扩展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

(1)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地区的城市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城市的用地规模或者地域范围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1)城市的数量逐渐增多。(2)城市的用地规模逐渐扩大。

【教师总结】随着一个地区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这个过程就是城市化。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教师活动】继续设置问题:

(1)城市化的标志是什么?

(2)哪一个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自主思考。

【教师总结】城市化三大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通常以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2.城市化的特点

【教师活动】教师在多媒体出示1950年以来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图中能看出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有什么特点?导致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世界城市化速度加快。世界范围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教师总结】1950年来,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及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是因为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教师活动】出示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图中能看出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出现了很多大城市。

【教师总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口和财富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城市之间出现新的城镇,城市间的分界线开始模糊,并形成城市群和大城市带。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两个知识窗,请学生以地理兴趣小组为单位探究: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