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自我防御机制的种类

2020-11-24 15:05:28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自我防御机制的种类”,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升华、补偿、退行、转移、合理化、否认等。主要以单选题的形式考察,多数以例子反选的形式出现。故理解含义很重要,以下便对这些自我防御机制进行简单的讲解。

升华,即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使其以有利于社会和本人的形式表现出来,或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歌德在失恋的情况下,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塞万提斯在早年不幸的基础上,写出了《堂吉诃德》。

补偿,指个人因身心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补偿可分为消极性的补偿与积极性的补偿。消极性的补偿,是指个体所使用来弥补缺陷的方法,对个体本身没有带来帮助,有时甚或带来更大的伤害。如有的同学学习不好,于是采用炫耀家世的方式获得关注,对个体本身没有帮助;积极性的补偿是指以合宜的方法来弥补其缺陷,运用得当,会带给我们人生一些好的转变。如有些残疾人可通过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变成一位说话流利的演说家。

退行,指因遭遇挫折而倒退到早期的、更原始的或更为儿童般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个体在遇到挫折时,会以较幼稚的行为应对现实困境,借以引起人注意或博得同情来减低自己的焦虑。退行是一种很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在儿童身上更是随时可见。例如,一个4岁的男孩已顺利通过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能有规则地进食,按时大小便并注意卫生,但是,当母亲又生了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后,由于父母的大部分注意力转移到了新生儿身上,男孩觉得受到冷落,觉得失去了母爱,这样的内心矛盾、冲突或挫折,就会使男孩发生退化,比如随地大小便,不注意清洁卫生,这就是倒退到肛门期的表现;或者出现吮吸手指、咬指甲、动辄啼哭、要人喂饭等,这是倒退到口腔期的表现。

转移也称移置、置换、替代、替代作用,指潜意识中将本能冲动(如性和攻击性)从一个威胁性目标和对象转移到另一个非威胁性目标和对象上。比如,迁怒便是转移的表现形式。

合理化也称文饰作用,指用一种自我能接受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即通过编造貌似合理的“好理由”,为自己的失误或失败寻找辩护托词,借以掩饰自己理性不能容忍的行为的真实动机、需要和欲望,避免丧失自尊,求得精神安慰。例如,把对儿童的躯体虐待说成是“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伐不成材”,“打是疼,骂是爱”;工作表现差被解雇时,会脱口而出:“这工作我没兴趣,早就不想干了。”合理化有两种机制,即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酸葡萄机制,指未能达到某种希望的目的时,就否认目的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即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例如,没有考到第一名,说考到第一名没有什么发展空间。甜柠檬机制,指当未达到预定目的时,便苟且偷安,抬高现状或事物的价值。例如,围棋手打赌说:“如果输了,我一定剃光头。”结果输棋后真的剃了光头,便说:“剃了光头,风一吹头脑更清醒,也显得更年轻!”

否认,把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这是在潜意识情况下进行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防御机制,具有儿童心理特点。如掩耳盗铃,捂住耳朵,假装听不到铃声。

中公教育解析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