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动机冲突

2020-09-24 17:52:3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动机冲突”,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关于意志行动的过程分为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在采取决定阶段,人在行动之前,先要在头脑中考虑为什么要行动,怎么去行动,这个阶段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即动机冲突。

一、知识详解

1.冲突种类

①双趋冲突

双趋冲突又称为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古语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如此,选择越重要,双驱冲突越厉害。除此之外,还有“既想看电视又想踢足球”、“既想做好社团工作又想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等。

②双避冲突

双避冲突又称为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中一个所产生的冲突。人们说的“后有追兵前有悬崖”即是如此。除此之外,还有“前有狼,后怕虎”、“进退维谷”等。

③趋避冲突

趋避冲突又称为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例如,既渴望去西藏感受布达拉宫的庄严,又担心高原反应而不敢去;想听偶像的音乐会但只有最讨厌的那个人有票邀约前往。这类型的冲突往往很难抉择。除此之外,还有“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喜欢甜食,但怕吃多会胖”、“生病时想快点痊愈,但又怕打针”等。

④多重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又称为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由于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例如,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一所位于省会城市的学校提供了一个职位,薪水低且属于合同制,并要求从教的同时兼任行政工作;另一所位于偏远民族地区的学校提供了一个薪水待遇都很好的教职,学生要做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比较多,而且有些因素难以比较,需要进行深入思考,费时较长。

需要注意的是,趋避冲突与多重趋避冲突在考试中经常容易混淆,趋避冲突是指人在追求一个目标是兼具好恶的心理状态,而多重趋避冲突是指人在追求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时,对每一个目标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不同的情感。因此,区分这两个冲突的关键点是一个目标还是多个目标。

二、题目演练

1.杨林同学是某中职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在学校校园双选会上,他同时接到五家单位的招聘意向,面对多种选择,举棋不定。这种冲突是( )

A.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双趋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D。解析:多重趋避冲突又称为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由于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大学生择业时候面临多种选择的冲突是典型的多重趋避冲突。

2.小明既不想不及格,又不想付出努力( )。

A.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双趋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B。解析:双避冲突又称为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中一个所产生的冲突。小明既不想不及格,又不想付出努力,同时遇到了两个力图回避的目标,这属于双避冲突。

3.有些人在生病时又想病快点好,又不想吃药。这种冲突属于( )

A.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双趋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A。解析:对于一件事情,既想靠近又想回避的内心状态为趋避冲突。题干中想病快点好,所以得吃药,又不想吃苦药,所以属于趋避冲突。

4.冬天上学,某学生既害怕寒冷而不愿意起床,又怕因迟到而受到老师的批评,由此产生的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B。解析:寒冷与迟到都是两个力图回避的目标,但是只能回避一个,因而属于双避冲突。

中公教育解析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