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感受性与感觉阈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感受性与感觉阈限都是教育心理学部分考查的一个重要的易混淆知识点,主要出现在单选题、判断题,以理解性记忆为主。本文对此知识点进行梳理,希望对各位同学有帮助!
一、含义: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用来测量感受性,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量)。
二、易混淆点区分:
绝对感受性:感觉到最小刺激量的能力。例如:吃火锅时,放5g小米辣,我就觉得有辣味。5g小米辣使我刚刚感觉到辣的这个能力就是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例如:吃火锅时,放5g小米辣,我就刚刚能感觉到辣。这里这个“5g”的量就是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能够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例如:吃火锅时,放5g小米辣,我就觉得有辣味。当加到8g小米辣时,我就觉得变得更辣了。能够感觉出区别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例如:吃火锅时,放5g小米辣,我就觉得有辣味。当加到8g小米辣时,我就觉得变得更辣了。从5g到8g,增加了3g小米辣,这增加的3g量的小米辣使我能够把“辣”和“更辣”区别开。所以这里“3g”的量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关系。
三、图表总结:
以上便是有关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同学们可以结合以上的逻辑梳理来对其知识点进行熟练地把握。
中公教育解析
关注山东教师考试微信公众号sdjsks,及时获取山东教师招聘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