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走进孔子的世界

2020-05-01 18:28:3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走进孔子的世界”,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也是经常会出现的考点,因此,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孔子。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作有《论语》,教导学子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七十二贤者”,他在很多方面都有很辉煌的成就。

道德学说

孔子建立了有关德育思想的完整体系。他主张个人要建立“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认为人应该富有同情心、待人真诚、宽厚。他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孔子的仁说,体现了社会所需要的人道精神及礼说,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现代仍需要的思想的精华。

政治学说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用道德和礼制来治理国家。这种方式主张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平民按等级分开。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当然孔子主张大同的前提是小康社会,即百姓可以过好自己的日子,这种社会不像“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也基本符合礼的要求,所以称为小康。孔子的这种政治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学说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他主张“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只有符合“义”的宗旨,然后才能获取,不义之财在孔子心里是需要摒弃的。在他的心目中,义是人生的高级追求,在财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孔子通常舍财富而取道义。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教育思想

孔子提出人的天赋其实是相近的,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即大家熟悉的“性相近,习相远”,因而他提倡“有教无类”,主张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教学方法上提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孔子还善于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多方面的人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注山东教师考试微信公众号sdjsks,及时获取山东教师招聘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