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之桑代克

2020-03-18 18:11:20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之桑代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人物,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对于其观点的内容往往会通过概念反选、案例型的单选题和判断题等形式来进行考察,需要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对桑代克的观点加以理解和区分。

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1903年所著《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也是早期迁移理论中共同要素说的代表人。

(一)桑代克的试误说

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①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在桑代克的实验中猫是饿着肚子的猫,就是做好了准备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获得准备状态,防止出现突然袭击。

②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桑代克的实验中猫是通过多次练习后形成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题目的练习。

③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反馈,给予奖励维持联结。

(二)桑代克的学习的迁移理论

桑代克利用大学做了实验(形状知觉实验),让大学生对平行四边的面积进行估值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大学生进行测试,让大学生对矩形、圆形、三角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进行估值,发现只有矩形面积估值的成绩提高了。最终得出结论:前后两种学习之间存在共同要素,迁移才能更好的发生。

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两个完全不相似的刺激反应联结之间,不可能产生迁移,这会使人们对迁移产生悲观态度。

考题再现:

1.(单选题)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是( )。

A.准备律、练习律、泛化律 B.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C.准备律、应用律、消退律 D.准备律、练习律、消退律

【答案】B。解析: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分别是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所以本题选B。

2.(多选题)相同要素说是由( )共同提出,是对形式训练说的一种挑战。

A.桑代克 B.贾德 C.伍德沃斯 D.奥苏贝尔

【答案】AC。解析:相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伍德沃斯共同提出的。贾德的观点表现在概括说之中,奥苏贝尔的观点是现代迁移理论的内容。所以本题选AC。

以上就是对桑代克的详细讲解,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中公教育解析

关注山东教师考试微信公众号sdjsks,及时获取山东教师招聘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