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中国古代名人圣贤_孔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被尊称为“万世师表”,开创了儒学、创办了私学,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查频率比较高的一个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孔子的考查方式一般都是单选题、判断题这样的客观题形式为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孔子的相关考点吧!
首先,我们来看孔子的相关著作——《论语》。那么《论语》到底是不是孔子所写呢?答案是否定的,《论语》是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而并非本人所写。但如果考题中问到“孔子的思想记载在哪本文献之中?”答案就是毋庸置疑的了。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孔子的主要观点。
1.教育作用:性相近、习相远。“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了教育的影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先天素质其实并没有很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不同,造成了人与人的不同。从这来看,孔子的思想中含有外铄论的观点。同时,孔子的这种观点也是孔子人性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孔子对于人性论的问题还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他把人性分为三等,认为特别聪明的人和特别愚笨的人一出生就是这样的,是不可以通过教育而有所转变的。从这来看,孔子的思想中又含有内发论的观点。
2.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将“有教无类”作为教育的方针,打破了种族、贵贱、贫富界限,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使平民也能接受教育,体现了孔子全面教育以及教育公平的思想,这是历史上的进步。但是孔子所认识的“教育公平”真的是我们现阶段所倡导的“公平”吗?答案也是否定的。《论语》中提到过这样一句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也就是说,虽然孔子提倡人人都可以成为其弟子并接受教育,但是在成为弟子之前,必须带着十条干肉作为学费来拜见孔子。因此,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公平”并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3.教学方法:首先第一个方法就是学、思、行相结合。《论语》中就有所体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力行近乎仁”。其次是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通过子路、冉有的“闻斯行诸”的故事,同学们就可以明白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西方的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产婆术”早了几十年。《论语》中就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以上就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孔子的相关内容,接下来我们用一道题来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
【判断题】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使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体现了真正的教育平等。(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