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效应之破窗效应”,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心理学效应之破窗效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去探究背后的原理所在,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教师招聘考试。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烟头丢在地上没人处理,用不了多久就会垃圾遍地;有一个人上班迟到,不久后上班迟到的人数就会增多;有一个不排队上公交,那么大家就会一哄而上;有一个人闯红灯,那么就会有一群人跟着闯......这一系列的行为背后,其实暗藏着一种心理学效应-破窗效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去探究背后的原理所在。
一、理论来源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放到两个不同的地方,其中一辆被摘掉车牌、打开顶棚。结果还没等他安置好监控设备,这辆车就已经遭到了破坏,而另一辆却完好无损地整整放了一个星期。同样的道理,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丝毫不觉得羞愧。对于以上种种,也就是说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这就是破窗效应。
二、启发意义
当我们知道了破窗效应后,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启示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犯了错误,要及时的改正,每个人都不是圣人,犯错在所难免,不能够因为犯错会受到惩罚而去选择逃避。这个错误可能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小错误逐渐积累,形成大错,可能就没有悔改的机会了。
启示二:做人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可以盲目的跟随他人,也不可以随意的放任自己。对一件事情的判断,每个人的见解都是不同的,应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做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人。
启示三:做好人很难,做坏人却很容易,坏习惯会传染的很快。在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他人对自己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要想保持良好积极的生活态度,就要严于律己,正确的要求自己,只有严格管理了自己,才能不被社会的浊气所污染。
三、习题练习
1.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这是( )。
A.破窗效应 B.德西效应 C.霍桑效应 D.巴纳姆效应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题干描述的正是破窗效应。德西效应指的是外部动机使用不当,会削弱内部动机。霍桑效是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巴纳姆效应指的是人们总是容易相信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因此答案是A。
以上就是心理学效应之破窗效应,希望对大家备考教师招聘考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