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3)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包括:(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其中,教会学生学习包括:①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②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题干中,吴老师上课很少跟学生互动,整堂课不停的灌输知识,没有从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是错误的做法。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B吴老师的做法是错误,违背了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的指学生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其中,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强调,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要求老师能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长,做到因材施教。题干中,林老师利用小凡的兴趣,让小凡将书本中的知识以图画的呈现,发展了小凡的兴趣又增进了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了因材施教。B选项正确。
D选项,林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但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中要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多关注后进生,要做到一视同仁。与题干不符,排除A、C两项,题干中,林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
选项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指的是德智体美劳的各方面发展,题干中只表达了对学生个性和美术特长的发展,但没有提到其他方面。
选项B,尊重学生主体指的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题干中虽然有体现尊重伊萨的想法,但并不是核心。
选项C,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指的是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题干中并没有体现。
选项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题干中的尼克老师打破常规,采用适合伊萨的教育方式挖掘他的特长,并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现了尼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
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科目二(4-10)
【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A选项,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B选项,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C选项,量化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
D选项,质性评价是借评价者的洞察、内省或移情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比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题干中李老师通过语言文字对小明进行鼓励符合质性评价的含义。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分类。
选项A,定量评价是对评价材料做“量”的分析,运用的是数理统计、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纷繁复杂的评价数据中提取出规律性的结论。
选项B,定性评价是对评价资料作“质”的分析,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
选项C,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选项D,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题干中,评等级,写评语等属于定性评价。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B。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不同思维类型的理解。发散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对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形式。题干中“一题多解”体现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A项,聚合思维也称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即由“多”到“一”的过程。
C项,常规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用的方法或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D项,具体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B。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算法式是指将针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都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尝试,直到最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题干所举的案例正是体现了这一方法。
A项,启发式是指根据目标的指引,试图不断的将问题状态转换成与目标状态相接近的状态,只对成功趋向目标状态的有价值的操作。
B项,推理式是指把归纳得到的一般规律再应用到现实中去,是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D项,归纳式是指从若干零散的现象中推出一个一般规律,即从特殊现象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它是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而不是问题解决的方式。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C。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中功能固着的理解和识记情况。功能固着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对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题干中提到小丽只想到了纽扣可以钉在衣服前面用来扣衣服,却想不到纽扣可以制作成装饰品、点缀衣服等其他用途,符合功能固着的概念。故此题选B。
A、C、D三项不属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B。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记忆分类中短时记忆的理解和识记情况。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A项,比特是计算机专业术语,是信息量单位,是由英文BIT音译而来,非记忆容量单位。
C项,字节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计量存储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非记忆容量单位。
D项,词组是两个以上词的语法和语义的组合,非记忆容量单位。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B。
10.【参考答案】
材料中的张老师的做法符合了教育观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材料中,张老师在进行绘本创编活动演员的选择时,不仅仅关注爱表现的孩子,也鼓励平时胆小的孩子多尝试,张老师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
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材料中,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绘本创演,开发展了思维及交流、思辨、舞台表现力等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能力,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第三,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材料中,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绘本创演,开启了学生想象的新视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发挥学生在改编绘本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张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中关注人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材料中,张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遇到好的绘本,给学生创造机会上台展示,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看到绘本的魅力,体现了在教学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总之,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要积极践行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新课改下的教学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