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3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巴甫洛夫与斯金纳知识点总结

2022-11-23 20:11:47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3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巴甫洛夫与斯金纳知识点总结”,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强化规律的运用,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一次革命。其中巴甫洛夫与斯金纳是认知主义典型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均是十分重要的考点。但书本中他们的知识点比较零散,难以形成知识结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构建他们的知识网络。

巴甫洛夫

1.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摇铃实验)

前—食物(无条件刺激)——唾液(无条件反射)(本能)

铃声(中性刺激)——无唾液(无意注意)

中—食物(无条件刺激)+铃声(中性刺激)——唾液(无条件反射)

后—铃声(条件刺激)——唾液(条件反射)(学习)

2.理论:①经典性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本能 迎风流泪、尝梅止渴

条件反射—后天学习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第一信号—物理 无需理解 人+动物 喊小狗名字、望而生畏

第二信号—语言 需要理解 人 谈虎色变、红绿灯

②经典性条件反射规律

获得—条件刺激(铃声)与无条件刺激(肉)相匹配,使条件反射(学习)建立过程,如狗学会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过程。

消退—条件反射形成后-条件刺激(铃声)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肉)伴随,条件反射消失,如给狗听铃声而不给肉,多次听到铃声不再分泌唾液。

刺激泛化—相似刺激分不清 不作区分 爱屋及乌

分不清 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刺激分化—相似刺激分得清 分的清“人”和“入”

泛化和分化关系:泛化丰富,分化精准,二者互补

③痕迹消退说(遗忘理论)

遗忘是记忆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 不复习 永久遗忘

斯金纳

1.实验:迷箱实验

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2.理论:①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理论

应答性行为 刺激-行为 被动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望而生畏

操作性 行为-刺激-行为 主动 桑代克猫、斯金纳迷箱实验 海豚顶球

②强化理论

强化(增强行为)正-给予愉快 考好成绩物质奖励

负-撤销厌恶 考好成绩不会挨骂

惩罚(减少行为)正-给予厌恶 考试失败混合双打

负-撤销愉快 考试失败不许游戏

消退(减少行为)既不强化也不惩罚 学生告状老师不理

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的活动(喜欢)作为低频活动(不喜欢)强化物,如写完作业(不喜欢)可以看电视(喜欢) 正强化

③负强化的回避与逃避

逃避—厌恶刺激已经出现 下雨跑得快淋湿一点、遇到垃圾绕道走

回避—厌恶刺激即将出现 下雨跑的快一点没淋到、看到红绿灯停车

④程序教学(小步子教学法)

三条件—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

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

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

五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学生始终处于独立自主、积极反应状态

小步子原则 教材内容分为很多小单元

即时反馈原则 学生每完成一个步子,立即给予反馈

自定步调原则 允许学习者自己确定掌握材料速度

低错误率原则 保证学生自学的正确率

小试牛刀

1.【多选题】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 )

A.习得反应

B.条件强化

C.泛化作用

D.注意和保持

1.【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的相关规律。斯金纳宣称自己的学习理论是一种描述性的行为主义,他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一是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一是操作性行为,是没有可观察的材料,而是由有机体本身发出的自发的反应。实验中的白鼠按压杠杆,这种反应就是由有机体自发发出的。前者是刺激型条件反射;后者是反应型条件反射。他通过实验,研究了动物和人的行为,总结出了习得反应、条件强化、泛化作用与消退作用等规律。他把学习的公式概括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紧接着给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人的行为。有效的教学和训练的关键就是分析强化的效果以及设计精密的操纵过程,也就是建立特定的强化机制。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以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和强化理论为依据,提出了程序教学,对当时各国教学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A、B、C三项正确。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BC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