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射以后,其他与该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射。题干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指被蛇咬了一次,就再不敢碰草索,比喻遭过一次伤害以后就害怕遇到同样或类似的事物,这体现了刺激泛化。根据题干描述,C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题干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未体现消退,A选项与题意不符。
B选项,刺激比较无此说法,为干扰项。
D选项,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题干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体现的是刺激泛化而非刺激分化,D选项与题意不符。
ABD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C选项。
2.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 )。
A.功能因素 B.定势 C.原型启发 D.负迁移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题干中,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是从鸟的飞翔特点中获得对发明飞机的启发,其中鸟是原型,体现了原型启发的心理影响机制。由此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功能因素是指以人的使用为目的的要素,不属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为干扰项。
B选项,定势指的是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题干中,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不是定势的作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称为负迁移。题干中,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不是两种学习之间的干扰,不是负迁移,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3.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实行的是( )。
A.校长负责制 B.集体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党委领导下的集体负责制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主要行政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其任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由此可知,A选项正确。
BCD选项为干扰选项,故本题选择A选项
4.随着考试临近,张红同学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 )。
A.焦虑症 B.强迫症 C.恐怖症 D.人格障碍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选项A,焦虑症是个体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学生中常见的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选项B,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选项C,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
选项D,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如依赖性人格障碍等。
根据题干描述,随着考试临近,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为考试焦虑的表现,故本题答案选择A。
5.学生于华平时安静沉稳,喜欢沉思,考虑事情全面,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克制自己。但是反应慢,新环境适应能力差,于华气质类型最可能属于哪种?(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气质类型。气质类型主要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选项A,胆汁质气质类型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
选项B,多血质气质类型表现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选项C,粘液质气质类型表现为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选项D,抑郁质气质类型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根据题干描述,安静沉稳、克制力强但反应慢适应力差是粘液质的表现,故本题答案选择C。
6.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和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 )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A.填鸭式 B.题海式 C.启发式 D.灌输式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章教育教学中的第三十五条规定: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
AD选项,灌输式教育也称作填鸭式教育,在这种教育中,教师扮演某一专门知识的代言人或权威者的角色,仅用自己的主观意愿向学生灌输新的知识,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灌输式教育或填鸭式教育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故AD选项说法错误。
B选项,“题海式”教育即通过大量地做题来熟悉知识点,往往事倍功半,高耗低效。题海式教育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故B选项说法错误。
ABD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C选项。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权体罚、变相体罚。
A.人身权利 B.人格尊严 C.人身自由 D.个人意愿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故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为干扰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8.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技能的学习。我国学者冯忠良提出操作技能形成的四阶段理论,包括操作定向阶段、操作模仿阶段、操作整合阶段、操作熟练阶段。其中,操作整合阶段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故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即学习者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的有关信息与要求,形成对动作的初步认识。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选项B,操作模仿阶段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个体在定向阶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而在模仿阶段则尝试做出某种动作。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定向映象的模仿是机械的模仿。就有效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认知为基础。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选项D,操作熟练阶段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选项。
9.新课程要求在学生发展目标方面应包括( )三个维度。
A.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B.知道、了解、理解
C.了解、识记、理解
D.了解、识记、运用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此可知,A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BCD选项为干扰项。
BCD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A选项。
10.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活动。
A.主体 B.实践 C.认识 D.文化
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的本质。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由此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为干扰项。
ABD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C选项。